0430
0501
0502
武:打卡,我不知道該說什么,關于死亡還是愛情 這本書今天一氣看了半本,這些東西我不知道是否會在俄羅斯或者白俄國內出版,是不是這些其實也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那些過往,有些人愚昧,有些人麻木。可在這樣的一個被隔絕和隔離的世界里,進入的是人,但時間久了就不單純還是人了。沒有人還能在這樣的世界里一直保持一個人的屬性。這些過去的舊事讓我聯想到很多東西,但無法說出來。總覺得沒有說出來就既成事實,有些事反而眼不見心不煩,無法改變這是世界,那就只能在這個世界里順應這個世界的規則
楊:打卡。1、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剩最后二十頁筆記就整理完了,但是幾乎什么都沒寫。看到“精通”這兩個字我就停下了。作者說“精通是一種思維方式”,很明顯,第一遍看的時候只覺得特別但沒看懂。如果精通是一種思維方式,它與生俱來的基因就為它帶來了其他一些特質,比如對待瓶頸的態度(要攻克,有態度),尋找攻克瓶頸方法的行為(有行為),戰略戰術(有結果)。這么說有點抽象,但是反方面的例子就不抽象了,比如,我害怕瓶頸(態度);不會想著去攻克瓶頸,所以什么都不做(行為);連尋找的行為都沒有,更別提戰略戰術了,就算一個差到極致的戰略戰術都沒有,因為根本沒去找方法(結果)。這又是一個類似于責任心的問題,要么一個都沒有,要么全都有。每個人都會碰到自己的自然天花板,什么態度、怎么攻克就顯得重要。2、“琥珀里的時間” ? 3、關于欣賞。基因這種東西,似乎從一開始就賦予了我們欣賞美的能力。大部分人都能對外觀做出評價,就算評價標準有些差別,但大體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外協是件非常容易的事。這是我們最原始的鑒賞能力。但是隨著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努力,無論最終是突破還是沒突破局限,自己能看到的東西都更加多了,這也代表能欣賞的東西也更加多了。努力的過程會讓人看到更多東西,努力的結果也一樣。自己的某些行為會改變自己感受世界的方式。能夠看到美好的人,本身就很幸運。
0503
武:打卡,我不知道該說什么,關于死亡還是愛情…今天看的是關于一些被約束的工作人員,在切爾諾貝利的時候,明知一些東西卻被要求不能告訴民眾。只能眼睜睜看著被輻射的人用著被輻射的東西吃被輻射的食物。盲目的信仰很可怕
楊:
0504
楊:打卡,浮生夢。這是近幾個月看的最輕松的書了,挺好的。感覺跟蝴蝶夢很多場景的設置很像,當然啦,像我這種記性是不太可能記住小說的細節的,所以這種“感覺像”值得懷疑。但是大體的人物設定,我看了一點,還是有些像,比如都有一個謎一般的女人。男主也是把無根據的消極猜想發揮到了某種程度。這種消極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并不是特別容易被察覺。不知道后面是不是會被顛覆
武:(????????)哦,我買浮生夢的書了~等我看完植物那本書就看。打卡,切爾諾貝利,今天把書全看完了。看完的感覺很唏噓,同時也覺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蘇聯當時的模式和天朝一樣。軍人,男人,黨員,有一種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奮斗精神,有對于國家和信仰的盲目崇拜。受到災難傷害最大的永遠都是最普通的普通人。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但誰也不提及,就當不知道。否則該怎么過活。體質問題和觀念問題,我覺得和普通人能不能過好日子息息相關。
0505
武:打卡,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看了前兩章,講了幾個有趣的小實驗,高中生物書上也看到過,但是這本書講得很有意思,也穿插這其他的一些小知識,很放松有趣的科普讀物…
楊:打卡,浮生夢。女主要來了。。我不能劇透。。
0506
武:打卡,看完了講視覺的部分。講了一些實驗,得出了結論,對比了動植物的視覺機制。
楊:打卡,浮生夢。看完了
0507
武:打卡,嗅覺部分的兩節,第一節講媽媽們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生活經驗,第二節講科學家做實驗來證明嗅覺的存在,同時發現菟絲子關于生長,對寄生體還有偏好…
楊:打卡,理性與非理性。錨定效應。講的就是選擇時容易圍繞某一基準,所以設置基準就有點先發制人的感覺,它會誘導購物或者在其他事上做出不公允的評價
0508
楊:我在看 稀缺,記錄一下。關于稀缺。在資源充足的情況下做決策,選擇或者不選擇,我們都感覺不到自己需要放棄任何東西,這種感覺很愉快,但是卻是做決策的障礙,因為我們很難清除這件東西的成本和價值。我想到那天和周說這件事,我倆并不能對時間問題在認知上達成一致。這也許跟時間對我們來說是否稀缺有關,當時間稀缺時,它的價值更容易被衡量
打卡,稀缺。行為經濟學的誕生,是因為人們會違反經濟學預測,比如假設的理性人在很多時候完全沒有運用理性,就像買鋼筆。 提到機會成本,我想到,過去總有些朋友或者訂閱號說到機會成本怎么怎么。機會成本大概就是為了這件事所放棄的其他事的最大價值,所以機會成本是與選擇相關的、與交換相關的概念。上學的時候想學經濟學,但現在卻并不喜歡經濟學。經濟學給我的感覺是恨不得把所有人的特點都拋掉,把偏離曲線的點都挪到曲線上去,建立起簡單又穩定的模型。而我現在覺得每個人都像一個小宇宙,是復雜的系統,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我更注重不同。回到機會成本,有時候想太多,比較太多,衡量太多,體驗就會下降,每個人心里都有不能被衡量的東西,也都有不該被衡量的東西,它們自然而然的散發出來,很純粹。
武:打卡,今天看的是植物通過釋放外激素來達到相互警告危險的方式。實驗內容很枯燥。具體的實驗結果在09年才有眉目,但現在已知的外激素受體也只有乙烯受體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