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申論大作文
一、能力要求
申論材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要求報考者能夠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總之,申論作文總論點一定來自材料。這就需要多看、多背理論政策,增加理論積累。
(一)能力剖析:
1.某一個或某幾個——問題可能有多個,但主題有且只有一個
2.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現象——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
多問負面問題、多種案例問題
3.主旨和精神——材料的核心思想和中心觀點(體現在專家、學者、教授、領導人講話)
4.自己的——總觀點不是,分觀點可以是
5.觀點、思路或解決——
觀點:看法、認識、見解
思路:邏輯思維
解決方案:具體計劃、相關規劃
6.文字表達——流暢、清晰
(二)合格文章的要求
1.緊扣材料話題,立意明確、準確
2.結構完整、清晰
3.語言流暢
4.書寫清晰可辨認
二、具體寫作
(一)立意(總論點)
1.標準
明確:態度鮮明,語義清晰,位置突出(第一段結尾)
正確:符合中央理論政策;符合常識
準確:貼近命題人意圖
2.選擇立意的方法
(1)顯性立意——關鍵句分析法
操作步驟:提煉題干中的關鍵句,立足材料話題,準備剖析,形成文章立意。
(2)隱形立意——
?關鍵段分析法:鎖定目標材料,提煉關鍵信息,引申發揮,形成文章立意。
題目關系分析法(從客觀題突破)很少用到
首段尾段分析法:高端人(領導人、專家、學者、教授)、高檔詞(政府文件)
(二)結構
1.常用結構一
五段三分式:簡單易學、條理清晰但泛濫成災
開頭(提出總論點)
對策分論點一
對策分論點二
對策分論點三
結尾——結尾呼應,總結全文,速度升華
2.常用結構二
開頭
分析分論點一
分析分論點二
分析分論點三
結尾
3.常用結構三(分析在前,對策在后)
開頭
分析一
對策一
對策二
結尾
(或者)
開頭
分析一
分析二
對策
結尾
2.結構合理字數要求:
開頭——開門見山(200字左右)
分論點——論證詳實(200—300)
結尾——簡短收尾(100—150)
3.特殊結構
?思辨型
段落一:概括材料,引出A與B
段落二:A與B的整體關系,看似對立,實則統一
段落三:從A的角度闡述B,重點說B
段落四:從B的角度闡述A,重點說A
段落五:要A也要B,統籌兼顧,不可偏頗(可寫可不寫)
段落六:總結升華
駁論型(不推薦)
引出錯誤觀點——簡單論證錯誤觀點存在的理由——多角度批駁——立論
(三)標題(標題是立意的外化)
1.評分標準
準確、明確、新穎、深刻
2.基本方法
標題=主題+觀點
3.具體示例
傳揚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
品牌創新是工業精神的時代標尺
4.優化方法
?追求對仗:春風化雨潤無聲,民生民政總關情
引用名言:以道為常,以法為本—法治中國要實現從局部到整體的升華
巧用比喻:以“底線思維”筑起低保“防火墻”
(四)開頭
1.開頭的要求
(1)字數要求:200字左右
(2)明確中心論點:直奔主題,闡述中心論點
(3)語言規范的基礎上追求新穎
2.開頭的寫法
(1)常規概括式
概括材料內容+引出中心論點
材料內容:現象+原因+影響(三個要素不一定全寫)
(2)轉折遞進式
積極(主題)+轉折詞(然而、但是、可是、不可否認的是、令人遺憾的是)+消極(問題)+分析(原因、影響)+結論(亮明觀點)
(3)引用名言式
引用名言:古代名言、領導人講話、俗語俚語
概括材料:現狀、原因、影響
引出中心觀點
(4)時間式:由古及今
(5)空間式:國內到國外、國內到具體省份、具體省份間
(6)對比式:正反對比
(7)設問式
(五)分論點寫作
1.要求:緊扣中心論點進行論證
2.基本寫法:亮明分論點——論證分論點——作出結論
3.一般寫法:段首(分論點)+是什么(背景、含義解釋)+為什么(原因、影響)+怎么辦(對策)——道理論證
4.靈活寫作:
(1)影響分析:段旨句+影響+得出結論
主題:個人、家庭、學校、企業、社會、國家、民族
內容: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
方面:積極、消極
(2)原因分析:段旨句+概括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
按主體分析
按思想、監督、制度、利益分析
(3)政策分析:段旨句+引用理論政策+分析影響或列舉現象+得出結論
(4)引言分析
(六)結尾寫作
1.寫作要求:
?總結全文
回扣主題
速度升華
2.寫作思路
?總結觀點、重在解決
闡釋意義、理論深化
引用名言、畫龍點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