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雞球蟲病的防治方面,抗球蟲藥物的耐藥性應引起特別重視。另外,我們不僅僅要面對雞球蟲病臨床型的威脅,還要面對非典型雞球蟲病亞臨床型的威脅,而且,感染亞臨床型的家禽生產力下降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遠大于臨床型雞球蟲病帶來的損失。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雞球蟲病的發生,是提高養雞效益的關鍵。筆者在臨床實踐中主要采取以下對策:
(一)預防
1.藥物預防 ?一般在10、20、30、40日齡分別選用抗球蟲藥飲水預防3~5天。使用球蟲藥,可采用穿梭給藥方法:即雛雞階段使用一種抗球蟲藥,中雞階段使用另一種抗球蟲藥,或采取分階段分時期地輪換使用不同化學結構的抗球蟲藥,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2.切斷雞球蟲病的傳播途徑 雞球蟲病通過卵囊隨糞便排到外界后污染墊料或飲水,可感染其他雞。其卵囊必須在外界環境中進行孢子化生殖后才具有感染性,因此,搞好環境衛生,保持雞舍通風、干燥;糞便采用堆積發酵以殺滅其中的卵囊;對進出養殖場的人員、車輛及其用具進行消毒,切斷球蟲的感染途徑,可以減少球蟲的感染幾率。
(二)治療
一旦發生雞球蟲病,應及時更換墊料,使用藥物緊急治療,并控制繼發感染,增強雞群抵抗力。
1.更換墊料 雞球蟲病主要通過雞糞污染飼料、飲水等而感染。潮濕的墊料有利于球蟲卵囊的生殖發育,易引起球蟲病的發生,因此雞群一旦發生球蟲病,就應及時更換墊料。治療期間應盡可能保持墊料的干燥,可有效阻斷雞只攝入球蟲卵囊,對控制球蟲病十分關鍵。
2.選擇球蟲藥緊急治療 西藥治療可用磺胺嘧啶鈉、氨丙啉及止血因子和腸道黏膜修復因子組合成預混劑,然后按照0.5%的比例拌料,連用3~5天,一般用藥3天后,病情得以控制,采食量恢復,糞便也恢復正常。也可用常山、苦參、大黃、黃柏、青蒿、白茅根等中藥按比例混合,用水煎煮3次,收集藥液,稀釋后集中飲水,連用5天。
3.控制繼發感染,減少應激,提高抵抗力 ? 雞球蟲病可破壞腸道黏膜,致使雞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它疫病,在治療過程中添加青霉素類、抗病毒類藥物,可預防繼發感染,提高球蟲病的防治效果。同時,治療期間在飲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K3、維生素C,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各種應激的耐受力,促進病后恢復。
(三)討論與體會
雞球蟲疫苗的推廣使用,徹底解決了藥物防治所帶來的日益嚴重的耐藥性和藥物殘留兩大問題。但也有許多問題值得考慮:球蟲感染多是混合感染,接種疫苗是否會引入新蟲株;活卵囊可引起雞腸道的輕度病變,對機體增重會造成一定影響,與藥物防治相比飼料轉化率下降;接種方法的關鍵是技術環節,由于球蟲卵囊易沉積,故必須加懸浮劑,因而難以做到均勻免疫,造成部分雞超量,而部分雞漏免;在使用球蟲疫苗后要求飼料中不能有抗球蟲藥,在免疫期間也不能使用磺胺類等具有抗球蟲作用的藥物。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使得球蟲疫苗暫未在養殖戶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