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想讓喵喵學習古詩詞的初衷是希望她能通過詩詞了解歷史,提高品位,富有情趣。我覺得詩詞會滋養孩子,而且是貫穿一生的。還有一點是詩詞的學習在語文中的占比太大了。
最初學習時就是跟著苗媽的古詩群學習打卡,學習的資料是佳宇媽媽快板學古詩還有娜姐思維導圖。開始學習時的古詩選取原則是選擇朗朗上口的,耳熟能詳的,比如李白的《靜夜思》《贈汪倫》,駱賓王的《鵝》,孟浩然的《春曉》,這樣的詩有十五首左右,喵喵背起來毫無壓力,再到后面選詩的時候我就從資料中按順序找來我先學,然后再教給喵喵學。就是在這個期間我發現喵喵雖然背下來了,但是她并不理解意思,我在想是不是要讓她弄明白古詩的意思,但是對每首古詩的意思還有詩人講解清楚,這對我和娃來說絕對不輕松。
在娃寒假的籃球班上遇到一位同學的媽媽,當時看到她的字非常漂亮,忍不住夸了一下,后來交流之后知道她是小學語文老師,而她的女兒剛好比喵喵大一歲,向她請教了喵喵背古詩的困惑,她告訴我不用講解意思,以她這個年紀是理解不了的,因為閱歷不夠,但她現在的古詩積累到后期是有幫助的,這些是會沉淀的。后來她告訴我國學啟蒙正確順序從小兒語,序小兒語,養正遺歸譯注,弟子規,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她家娃在學國學,有專門的國學老師,對于這些的學習都是要求反復的讀背,還提到孩子識字的方法,后續喵喵認字之后我會再寫出來
我把三字經百家姓拿來略看了一遍,讀到后面發現典故好多,對我來說好有難度。蒙曼老師說蒙童教育是三百千千,但作為普通人如果不是徹底想了解那個時代或某一個詩人,應該從詩選也就是千家詩入手,這里面都是掐尖的詩,詩是越選出來的越好,最好的就是衡塘居士的唐詩三百首。
而在這三百首里應該用怎樣的順序去學呢?唐詩三百首里詩的順序是按照詩歌本身發展的順序來的:五言古詩,七言古詩,五言律詩,七言律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的順序。它不符合一般人的認知規律。類比學書法,我們的文字是從甲骨文開始,篆書,隸書,楷書。但我們開蒙描紅都會先從楷書入手,也就是先易后難原則。所以娃學古詩要從近體詩絕句開始,
而唐詩和宋詩應該先從唐詩入手,唐詩重抒情,普遍能打動人心,宋詩重說理,升華之后得意思小朋友不懂。
最好的讀詩方法都是循序漸進,既要豐富,又要適合孩子讀,讀詩就從最打動你心的詩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