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一位發小聊天,聊起近況。她在平安銀行上班,由于業務強、性格好,跟上下級關系處得都很好,領導們很喜歡她,再有兩個月就要升任副經理的位置了。
但是,像電視劇一樣。她辭職不干了,決意要回家鄉小鎮上當老師。我心里正在為她可惜。卻聽到她滿心的歡喜和激動,有種撥開云霧見太陽的感覺。
她給的理由很簡單:當一名人民教師,做孩子的領路人,才是她想要的生命的樣子。
我和她從小一起長大的,從小學到初中,都在一個學校,經常碰在一起玩。她是一位很文藝的女孩子,會唱歌會著文,而且自帶俠氣,可謂書劍皆通,愛憎分明,開朗爽快。
大學畢業這幾年,兢兢業業,看她的朋友圈,經常是打滿雞血的勵志段子,尤其是到了月底。連微信個性簽名都是:
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
能看出她的認真和努力,尤其是打拼的不容易。付出總有回報,她的工資確實在不斷上漲,職位也馬上要調了。
她卻不干了。
她說,前一段時間,壓力大,牙疼,都腫了,飯都吃不下去,去醫院檢查治療,把她給疼的!而且,因為工作需要長期對著電腦,她現在頸椎也出毛病了。
我想象的出來,要強的她在工作里肯定是竭盡全力,否則領導也不會這么器重她,誰不喜歡“無論交代什么任務,只要自己說一句話,馬上完成得漂漂亮亮”的下屬呢?可是代價就是,她的身體出了問題。
其實,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她感覺離自己想要擁有的生命的樣子越來越遠了!
以前的她,愛唱歌愛讀書愛寫作愛旅游愛做飯愛干凈,很活潑很歡快,熱愛生活的明媚女子。可是這幾年,丟掉了音樂,丟掉了寫作,半年沒出去逛過(不是旅游,就是出門逛逛),外賣很貴但也只好點外賣吃,后來把讀書也丟掉了。
最近一年連最后那一點愛干凈的喜好,都壓榨沒了。平時她沒事就喜歡收拾屋子,收拾干凈之后,在窗明幾凈的房間里,坐在書桌前,打開一本書,細讀沉思。
她也不是不想收拾,關鍵每天晚上都是九十點鐘才回到家,忙了一整天根本沒力氣也沒精力再去收拾了。周末是: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就只想補充一下睡眠。
沒有了愛好,沒有了發呆的空白,時刻填充得滿滿的;只有到月底,收到工資到賬的短信。
從大城市回家鄉,我佩服她的勇氣。她不是逃離,而是選擇,大膽選擇一種自己想要的生活。
發小的事情,一下子就讓我想起“思蒓鱸”的典故來。
據《世說新語》記載:
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張季鷹,西晉文學家,吳中人氏(今蘇州南部),為齊王當差。在洛陽,一天見到秋風起,思念起家鄉這個季節的莼菜羹和鱸魚膾,吟一句“人生貴在順遂自己的意愿,怎能為了求得名聲和爵位而羈留幾千里之外呢?”就辭官回家了。
辭官回家的原因很簡單:想喝家鄉的湯,想吃家鄉的魚了。
就跟我們說“想喝家里的胡辣湯了”“想吃家鄉的菜煎餅了”,就辭職回家,一樣一樣的。
畢竟魏晉風度,果然名不虛傳!何其灑脫!
在現在這個有錢牛逼貧窮有罪的時代,隨著互聯網和印刷業的急劇發展,很多人已經被成功學、雞湯文毒害得不成樣子了。年輕人本來正是天馬行空詩意盎然放飛夢想的年紀,奮斗目標、夢想理想卻已經簡化為:一套房一輛車一百萬存款,就這么簡單粗暴。終于,拿到了一套房,歡天喜地地搬了進去,瘋狂慶祝,酒杯碰完菜肴吃完,然后呢?日子還是一天天過,太陽仍然一寸寸向西挪騰。
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夢,去追求什么事業,去做一些真正于自己、于家人、于社會、于人類有意義的事情,一些自己打心眼里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生活被榨干了,生命被石化了,生活干癟而忙碌。
可是時代不乏勇敢的人,打破樊籠,追尋自我。古代比如張季鷹,今天比如我發小,比如胡瑋煒。
胡瑋煒,摩拜(Mobike)單車創始人,2015年1月成立摩拜單車,累計騎行量已經超過2億人次,2017年1月底估值100億元。她的成功肯定有很多因素促成的,人脈、資源、能力、圈子、見識,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那份情懷:
否則,當時談到共享單車這個想法時,在座的因為在中國每個人都有過自行車被偷的經驗、國民素質導致“共享”不可能,可胡瑋煒留心了。懷揣“單車改變城市”的夢想,懷揣著在綠樹掩映的馬路上,和心愛的人一起騎單車出行的夢想,出發了!2014年辭職,離開自己奮斗了10年的媒體行業,開始創業,終于夢想照進了現實!
今年寒假在上海,一個晚上,和C各騎一輛摩拜單車去地鐵站,月光下,映出我們兩個騎車的影子,蹬著腳蹬,一下一下,安靜而美好,就有了種歲月靜好、天長地久的感覺!這是開車、打車都不能給的!
最后以一句傅雷譯的《名人傳》里的一句話結束行文:
打開窗子吧!
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