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掃墓于往年提前兩天,正是放假的第二天就去了,天氣也是非常好,天氣晴朗,和往年不一樣的事,難得碰上這樣的一個好天氣,整個心鏡都不一樣,和天氣一樣,到處都是明亮的。
這次來的人也不少,一共十一人,三代人,年長最大的有60歲多了,最小的4、5歲,徒步爬上山,去年,清明時,一場大火,這杉樹林被毀,整個看起來光禿禿的,又是一年春季,所有的樹木,全都長起來了,已有一人多高,春風吹又生,一年一年的輪回,總會帶來新的希望與成長。
大舅,大舅娘,大姨,大姨父,三姨,三姨父小姨,六舅,我,盧睿,盧彤一。往年沒有聚齊起這么多,今年,媽媽七兄妹每家至少都有一個代表了,算是比較圓滿了。
外公走的時候,我還小,對他老人家,不算很熟悉,記憶中,最永恒的就是一張笑臉,那還是小時候后一次“逃跑”,結果不知道路了,在一戶陌生人家等待,也不知道多長時間,那是一個夕陽,他從一個路坡走上來,先是露出他的整個臉,夕陽照在他的笑臉上,整個人感覺特別親切,慈祥。外公把我們送到鄉下,那一次,就成了永別,之后就再也沒有見到,直到去世,也都沒能見上一面。
爺爺,最讓我難忘的一個人,他生命最后三年時光,除了上學,我幾乎都陪在身邊,生病,給一個人帶來的痛苦,尤其是不能自理,必須要依賴別人的時候,那種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折磨,旁人無法感受。爺爺的情緒,影響著奶奶的情緒和我的情緒。那種痛苦,那種無奈,對生命的渴望,對時間的留念,對親人的不舍,對人世所有的美好記憶,都參夾在其中,最后化為一個字,苦。
要說最敬佩,我還是最敬佩他,在與疾病抗爭的三年,病情時好時壞,從開始一步都不能走,后來能夠自己起床,扶著都能自己走路,病情大有好轉,最后還是沒能戰勝病魔。期間所有的過程,都是歷歷在目,現在想起來,仿佛就在眼前。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不由的會想起,與爺爺一起,與病魔抗爭的歲月。是如何走出來,是如何接受生活給的挑戰,那是無法忘懷的記憶。那也是我思考生命最多的時間,也是在那時起,我就始終在探尋,生命的終結,生命的意義。走到時間的盡頭,該留下什么,而在生命的歷程中,又該做些什么!
思念,仿佛成了永久的記憶,每一年,每一次,總是會在這段時間,對生命,多了一層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