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不得不提中國制造,但你很少很到中國創造!眾所周知,中國的制造水平一流,但因為中國的專利、版權問題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少有人費力不討好的去鉆研創造。相反,中國的盜版、仿制等技術,因為其高效、低投入、高產出的特點,水平絕對領先世界。
這些天,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反腐倡廉一直是讓人民群眾大快人心的事情。但因為電視劇太火,而每天一兩集的更新速度“太慢”,很快就有電視劇全集小道流出,被用來進行金錢交易。有的直接放在網盤售賣,有的則放到自己網站賺取流量和廣告費。
視頻連接在朋友圈已經廣泛傳播。試問,這種情況下,你會不會點開連接進行觀看?
薩德事件中,全國人民抵制韓國樂天,樂天的在華業務遭到極大的重創,大家做的很好。但今天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我們在國家的法制化建設中卻又在錯誤的方向上邁出了一步。
在《人民的名義》最新更新的幾集中,夏侯亮、陸亦可審訊歐陽菁,在談到李達康時,出現了清官悖論~人民群眾需要清官,好官,但當你身邊有一位包拯、海瑞時,你又不喜歡。
在唾手可得的小的利益面前,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多占有一點,而在不可控的大的利益分配面前,每個人則都希望能夠被公平對待。人民群眾如此,官場當中也是如此。用侯亮平的話說就是缺少博愛精神。
陳巖石老先生在教育官員們時,經常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來教育他們,指出的是為官辦事,解決民眾問題的方法,而當這句話與清官悖論相結合時,你就會發現這樣一個現實——中國的腐敗也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想真的消除腐敗,最根本的還是要提高群眾的法治文明,所以這句話,更應該多跟中國的民眾嘮叨嘮叨。
當人民群眾中,只有少數人是包拯、海瑞時,這改變不了國家權利機構腐敗的必然結果。只有全國人民都能夠心懷祖國,心懷法制,在私人利益面前能夠克制私欲,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時候,國家的腐敗問題自然不攻而破。
《人民的權利》這部電視劇,上映在當前反腐倡廉的大時代背景下,其本質不僅僅是一般的藝術作品,更是國家法制化建設的重要一環,即把全國人民一起帶入反腐倡廉的斗爭中來,加強全國人民的反復意識,只有強大的國民,才有清廉的國家!
原創聲明:本文為借事煉心原創文章,特此聲明!
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借事煉心:愿你能聽到不一樣的更加真實向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