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巨人的隕落,很在意巨人的指代和隕落的意義。但隕落這個詞,在無意中又強調了事件在一個時間跨度中的過程。
看完此書,的確有一種震撼之感。讀起來暢快淋漓,1000多頁的書,絲毫不會有困倦感,反而期望一氣呵成。
正如腰封所寫,它是“史詩巨著”。“宏大的背景,結構和故事巧妙交織,構成了一部扣人心弦的20世紀史詩”。
整體的格局、敘述的方式、飽滿的人物個性等等,都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相比而言,我更喜歡書中一些小情節和小細節的描寫。真實生動,讓人感慨,久久不能忘懷。
圣誕節的兩軍狂歡
戰爭是殘酷的。沖鋒陷陣在最前線的,都是底層的老百姓和普通的軍人。他們挨餓受凍,而身后的一些軍官,卻在暗地將軍需物資賣到黑市,賺一些奪人性命的黑心錢。
每一天,有多少人在戰斗中喪失生命,又有多少人因為越過墻頭向外張望而讓他們丟了性命。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圣誕節這天,互為敵軍的英國人和德國人卻混在一起,拿出愛人和戀人的照片互相傳看,一起喝酒,互贈禮物,呼喊著“圣誕快樂”,在天寒地凍的異鄉,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圣誕節。
只是,天亮之后,昨夜的朋友又將變回今天的敵人,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戰,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
就像文中主角之一的沃爾特,他不希望和自己軍隊里的士兵們變得太親近,因為有可能自己將親手送他們上死路。
人與人,國與國,是可以和平相處,友好往來的。無奈,欲望,總會讓人在擁有更多之后渴望得到更多,所以開始想要掠奪,導火索的形成,讓戰爭一觸即發。
正如書中所寫,沃爾特不希望戰爭,大多數人也不要戰爭,但那個時候很多國家都還不是民主國家。皇帝受到將軍們的慫恿,才會戰爭。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茉黛,是英國菲茨赫伯特家族的女勛爵;沃爾特是德國駐倫敦大使館的武官。青梅竹馬的兩人,都流著貴族的血液,有著相同的價值觀。更準確一點地說,兩人是互補的性格,對于彼此的追求是可以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輔佐,甚至互相犧牲的。所以相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面對戰爭的爆發,即將互為“敵人”的兩人,為了守護、忠誠彼此的愛情,毅然而然選擇了秘密結婚,冒著這輩子不會再相見的危險。
戰爭結束之后,她因為他舍棄了家人,離開了家鄉;他因為她丟了自己外交官的事業。她甚至在夜總會唱歌,放低自己的身段,只為了一美元的小費,只為了買幾塊面包。
為了彼此,為了愛情,互相犧牲到這種程度,還有別的什么所求呢?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
和茉黛相比,艾瑟爾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但你卻無法指責愛情這一件事,畢竟當它悄然來臨,很多人是躲不過的。錯就錯在她愛的人是一個更在乎自己身份地位權利財產,比起愛情更愛自己的人——茉黛的哥哥,菲茨赫伯特伯爵,菲茨赫伯特家族的大家長。
所以即使他真的愛艾瑟爾,最終拋棄她和他們的孩子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失去她,只是失去一段愛情;但擁有她,他將失去全部。
故事的結尾,當菲茨和艾瑟爾又一次不期而遇,此時菲茨帶著他和妻子的兒子準備下樓;而艾瑟爾帶著她和菲茨的兒子準備上樓。不過身份卻有所改變,菲茨在競選中,敗給了艾瑟爾的弟弟比利,而艾瑟爾憑著自己在女權爭取道路上的努力,成功當選。
再一次的相遇,依然是客氣得讓人覺得生疏的客套寒暄。不同的是,這一次,艾瑟爾再也沒有像以前一樣,因為曾經菲茨家管家身份的關系退到一邊,而是直接向前邁了一步,把菲茨逼得只能無奈地站在一邊。這一次,艾瑟爾站在了比菲茨更高的位置之上。
與茉黛相比,對于艾瑟爾而言,那就是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了。
除了這些主要角色,還有那些在戰爭和現實中成長起來的普通人,都讓人印象深刻,真實得仿佛就活在你的眼前。
關于一戰的那些歷史,即使你之前沒有那么了解,通過此書,多少也會有點收獲和自己的認識。歷史類的小說,虛實結合,當虛擬的人物與真實的人物遇到,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火花。
《巨人的隕落》絕對值得你再三細細品味,因為每看一遍,你都能發現新的讓給你感動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