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和雨天正在困擾北上廣深。滴滴出行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的高溫天和暴雨天中,北上廣深等城市的“打車難”都加劇了;平常天氣里,這些城市的人群密集區域和重點民生區域打車也在變難。
高溫與暴雨天的打車需求相對旺盛,滴滴出行大數據顯示,和2016年相比,在2017年北上廣深“打車難”情況更加嚴重。
以“應答時間”來衡量,滴滴出行大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在北上廣深這樣打車難度提高的城市,在高溫天叫車應答時間會更長(同比延長129.2%)、出行效率會更低;相比之下,早晚高峰時叫車應答時間延長了38.4%,暴雨天延長了77.3%。
而且,滴滴大數據還發現,四個一線城市在打車“應答時間”延長方面,深圳尤為明顯。
以“應答率”(應答率=1-搶單前乘客取消的訂單量/總訂單量)指標衡量,滴滴平臺數據顯示,在三個打車高頻的場景——機場火車站、學校和醫院,北上廣深打車難度均有顯著上升(注:應答率下降即反映出打車難度上升)。
對比四個一線城市可以看出,其中北京的機場火車站(打車應答率同比下降15.6%)、深圳的學校(打車應答率同比下降18.3%)與醫院(打車應答率同比下降15%),打車難度上升得最為顯著。
除了一線城市的打車難,在甘肅省會蘭州,打車去往機場火車站與醫院的“應答率”下降幅度均超過30%,幾乎相當于一線城市平均水平的三倍。
但是,同樣是省會和熱點城市,成都、三亞的“應答率”卻出現了小幅回升。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和三亞出臺的網約車政策都相對寬松。比如三亞市政策規定,網約車車輛為本市注冊、車輛購置稅計稅價格不低于本市巡游出租汽車(以下簡稱巡游車)購置稅計稅價格,沒有軸距、排量的要求。成都市政策則要求網約車車輛排氣量不小于1.6L或1.4T,相對寬松,且未規定排量要求。
在城市內主要人口密集區域,打車難度增加更為明顯。北上廣深典型商圈及寫字樓打車難度同比增幅更大,超過城市打車難度平均增幅。北京的西二旗與金融街,上海的徐家匯與南京東路,廣州的上下九與白云新城、深圳的香蜜湖與深圳灣,打車應答率出現了30%左右的下降。
盡管打車難問題回頭,但在大數據算法下,打車效率還是在提升。
滴滴出行大數據顯示,對比2016年,滴滴接駕平臺運營效率整體均有明顯提升。通過“接駕時間”變化可以看出,無論是在通勤時間段還是高溫和暴雨天,在幾個核心城市,滴滴出行平臺的運營效率均有大幅提升。
來源:36大數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