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周玄毅:如何對上級說不?
如果遭到直接抗拒,領導的第一反應絕對不是“我哪里不對”,而是“你在偷懶”。
所以不要直接說“不”,態度中立,暗中植入觀點,讓老板得出你想要的結論。
對領導說不的三個步驟
①戰略上高度肯定。
表達自己沒有抵抗情緒,表示理解領導的出發點。
②成本上精密核算。
把事情落到實處,把賬算清楚,讓對方自己打消念頭。
比如:戰國時,齊宣王幫周天子一個大忙,代價是要拿走周王室的寶貝——九鼎。后來周天子的說客是這樣說服齊宣王的:九鼎是愿意給的,都打包好了,問題是怎么送呢?走哪條道都有強國虎視眈眈?派人保護也行,一個鼎需要多少人搬、多少人護送、多少人運糧食、多少人維修道路等。最后算下來,齊宣王就放棄了。
③決策權完全上繳。
別流露出“我早就知道的嘴臉”,表現中立,讓上級自己決策。
8)劉京京:如何成為好的聆聽者?
聆聽不僅是聽,更要巧妙地鼓勵對方說下去。
主動式聆聽的三個技巧
①善用反饋。
但不能輕易說“我明白你的感受”、“你的處境我都懂”。以免同理心顯得廉價。
②適時重復。
在遭遇尷尬時,歸納對方的要點并重復。
比如:馬薇薇和黃執中抱怨工作辛苦:老娘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回家,漸彪只讓我休息十分鐘,然后就又要馬上工作了。執中回答:所以你的意思是說,你忙了一整天,漸彪也只讓你休息十分鐘,然后就又要工作了呀。
③尋找共鳴。
對方的話題你并不感興趣時,可以找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不要用刻意迎合對方,代替尋找共鳴。
錯誤例子:上司問:“你喜歡喝酒么?我挺喜歡啤酒的。”下屬:“我是不大喝酒啦,我喜歡果汁。您喜歡喝酒的話,喝什么牌子呢?"
正確例子下屬反問:“您喝啤酒的時候都喜歡什么吃的呢?”引導到自己有體驗感興趣的話題。
9)黃執中:如何讓步效用最大?
擠牙膏式讓步的缺點:警告失效,只會讓對方逼得更緊。
跳懸崖式讓步的3個元素:
①咬定底線,累積壓力,不輕易退讓。
②出于某個特殊原因,愿意一口氣做出一個大讓步。
③表示態度:在我做出這么大讓步的情況下,再逼我就是欺人太甚。
讓對方覺得這樣的大讓步沒有下次了,也讓對方覺得必須領情。
10)馬薇薇:如何回應“認真你就輸了”
吵架策略:活馬死馬一起救
①認清目的。
想清楚吵架的目的。爭奪話語權力,再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②同理反抽。
根絕對方的邏輯,得出對方不對的結論。
比如:當對方說出“認真你就輸了”時,你答:“我們只是在討論問題而已,你居然會計較輸贏那么認真?”
③降維打擊。
讓對方覺得你的層次高于他。在對方被噎得說不出話的時候,要重新定義他對輸贏和吵架的認知。
比如:“傻孩子,吵架目的其實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吵架本身就是很認真的事情,如果我們不認真,干嘛浪費時間吵架呢。我不知道認真會不會贏,但是不認真一定會輸。現在就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如何解決問題吧。”
11)胡漸彪:如何向老板提加薪
①確認加薪標準。
向老板提問:加薪的客觀標準是什么。把問題從”老板要不要賞賜你“轉移到”給你加薪到底是不是合理的”或者“加多少才是合理的”。
比如:“我們公司的員工,或者說我這一層級的員工,達到什么樣的標準才可以加薪呢?”
②討論工作表現。
按老板的客觀標準,舉出實際的例子,證明自己已經達標。
如果沒有達標,可以進行條件交換談判。
比如:“我確實沒有在a項目達標,但是在b項目超標了。我在b項目的杰出表現,是不是也該給我一些獎勵呢。”
③帶領老板想象未來。
讓老板覺得,給你加薪是在投資。
比如:“如果我得到加薪,未來我會在項目a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家人會更認可和支持我的工作。”
使用tips:三個步驟不需要同步進行。
12)黃執中:如何避免溝通陷阱
為什么會有沖突:同件事,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版本,只有自己能知道某個行為背后的原因和苦衷,但對他人缺乏體諒。所謂“對事不對人”也是帶有自己的主觀性的。
“感受的預防針”:不隱藏自己的感受,在表達自己感受的同時,不至于讓對方過度反感。
比如:加上“抱歉,這或許未必是事實,但我難免會有這種感覺……”
13)周玄毅:反應慢的人如何辯論
辯論主要是說給第三方聽的,爭取第三方的認可,才是辯論的宗旨所在。
①復述問題。
用自己的語言把問題重新復述一遍,展示對方邏輯的荒謬性。
比如:對方說:你說雞蛋不好吃,去吃雞毛啊。你回:為什么要吃雞毛啊,沒有啊,雞蛋不好吃,為什么就要去吃雞毛呢?*
②慢而不斷。
不要脫離自己的邏輯。問自己對方這個問題,跟我自己原本的邏輯有沒有關系,有沒有必要回答。
比如:回答說:不好意思,我不明白為什么會談到雞毛上。我說雞蛋難吃是因為……如果你覺得雞蛋好吃,給我一個理由,不要說別的。
③化繁為簡。
歸納小問題,不需要逐個解答,只需要找到根本問題。
比如:你質疑我對雞蛋的口味,其實是在質疑我的品味,但你知道,我吃過多少種雞蛋嗎……
14)馬薇薇:如何拒絕別人借錢
①少借不如不借。
對方向你借錢,可能是因為他覺得在你內心比較“值錢”,這個往往和你內心的尺度相去甚遠。少借一點都會傷感情。
②先問原因,別問金額。
忌第一個問題就問“要借多少”。原因比數額重要。“能借多少錢”是你的事,“為什么借錢”是對方的事,把討論焦點放到對方,把主動勸放到自己手上。
比如:你是遇到什么難處了嗎?
確定對方缺錢的根本原因和壓力所在。把原因固定下來。
比如:買房啊,首付不夠是吧,理解理解,現在的房子的確太貴了。(等待對方進一步解釋)
③根據對方的原因,給出一個相似的不借的理由。
比如:如果對方說要買房,你就說要買車;如果對方說丈母娘壓力太大,你就說老婆給的壓力太大;如果對方說老板給的獎金沒到位,你就說自己的老板還拖欠工資……
15)馬東:如何在大家都不想聽的時候說話
①不要裝,要點破。
不要假裝不尷尬,要點破自己是被迫的,表明自己與觀眾的立場是一樣的。
比如:各位,我知道你們想盡快開吃,但是來都來了,主辦方委托我說一些話,我還是要說,所以拜托大家忍一忍。
②該講的還是要講。
要對得起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你在說話的意義大于你說了什么。
比如:比如去婚禮,哪怕再老套,“早生貴子、百年好合”這些話還是一定要說的。
③看清楚講給誰聽。
最后和主要聽的那個人互動,把氣氛拉到剛點破的那個時刻。
比如:播完廣告之后,對金主說:這下你們滿意了嗎?把廣告播得那么好,是不是該加錢了?
16)邱晨:如何鼓勵一個不求上進的人
為什么一個人不想努力:因為“不努力”是一個人最后的安全區。如果努力卻失敗了,就是對一個人徹底的否定。
①降低對方對結果的恐懼。
強調結果的重要性,只會加重恐懼,讓對方逃入安全區。
比如:有考試,就有人會是第一,有人會墊底,所以即便結果不如意,也未必是你個人的問題,可能是運氣,可能是環境……總之考不好,并不是對你個人的否定。
②用可能性來代替目的性。
目標有實現不了的風險,但是可能性沒有。
目標無非幾種,一般人都不愿意模仿別人的成就。鼓勵人時最忌諱做比較。
比如:你呢,就不要去做隔壁家財萬貫的老王,你人生的可能性至于那么狹窄嗎?你的潛力那么大,我覺得,只要你愿意,完全可以做點什么別的特有有意思的事。
③營造愿景,而不下達具體的指令。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來搜集材料,也不要告訴他們做這個做那個,你只要讓他們渴望浩瀚的大海就可以了。
讓對方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標。
與公司開口頭支票不同的是:愿景是一種感召,而非具體的承諾。
激勵的本質是對個體可能性的探索,而不是鼓吹和脅迫人成為完成任務的工具。
比如:不說你應該學會說話,而說大辯論賽的人能夠出國玩、穿好看的西裝、看很多的動畫片。
17)黃執中:如何激發別人的善念,請別人幫忙
①具體地感受到這件事做和不做有什么差別。
說法1:抱歉,我母親年紀大了,可以請您讓個座嗎?
說法2:抱歉,我母親年紀大了,這一路站過來實在站不動了,如果沒有人愿意讓座,她老人家就只能坐地上了。
②努力讓對方相信善意是不會被糟蹋的。
說法1:抱歉,我母親年紀大了,可以請您讓個座嗎?
說法2:抱歉,我母親年紀大了,如果您愿意讓座,我們會非常感激。而且我保證,您的好心不會白費,下次我要是遇到其他有需要的人,我也會像您一樣伸出援手。
③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有選擇的。
沒有人喜歡被迫做決定。
說法1:抱歉,我母親年紀大了,可以請您讓個座嗎?拜托拜托,求求你啦,無論如何發發善心吧。
說法1:抱歉,我母親年紀大了,可以請您讓個座嗎?當然這是您的座位,讓不讓由您來決定。
18)邱晨:如何讓別人接受你的批評
先說自己傻,然后勸別人別像自己那么傻。(并展現另一種做法的好處)
①以平輩自居。
②理解對方真實的動因,以同理心建立信任感。
③用自己的錯誤來說明真正正確的做法。
比如:
不瞞各位說啊,我去別的博物館時,也是很愛拍照的。走哪兒拍哪兒,癮很大。可是啊,每每我看到他們官網精美的圖片時,我就會很懊惱地覺得自己實在是太傻了。不僅因為我拍得難看,更因為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博物館里的東西可以這樣美。可是啊,我當時為了拍照,沒有好好享受和體驗那份美。所以我希望年輕的朋友們,不要像我過去那樣傻。我現在雖然還是喜歡拍照,但我也時常放下相機,去真正沉浸在博物館的氣氛里。
19)周玄毅:內向者在演講中如何發揮優勢
①自嘲。
直接告訴觀眾我就是內向。
把最大的恐懼搬到臺面上能緩解自己的恐懼。
大部分觀眾都是內向的,能獲得共鳴和偏向分。
比如:不好意思,我特別害怕在人多的時候講話,我這個人特別內向,但今天啊,主要是有不得已的理由。我要講的主題真的非常的重要。
②建立信任。
先讓別人信任,再讓別人喜歡。
突出數據和事實上的干貨,呈現干貨的手段越簡樸越容易獲得信任。
不要學廉價的套路和套話。
③由小見大,把主題落實到真實的細節,真情實感。
講自己真正喜歡,真正感興趣的東西。
比如:比如顏如晶愛吃雞,辯論時也經常聊到吃雞。
20)如何和爸媽打電話
①用細節讓他們安心。
“什么都好”這種大而化之的表達,只會讓他們不信任。
比如:聊聊最近看的美劇和電影。
②經常向他們提問。
不要聊工作,多談生活常識上的問題。讓父母覺得他們對你還是有價值的。
比如:骨頭湯怎么燉、冬天的衣服怎么洗、夏天吃什么比較健康。
③要拿對比使他們開心。
給父母提供值得他們驕傲和開心的話題點,舒緩他們在同輩的社交壓力。
實際成就并不重要,多和身邊的人對比。
比如:同事小王經常遲到,被扣了錢,而我沒有哦;同學小李的公司要倒閉了,正在到處找工作,而我沒有哦;我們公司的ceo別看賺得多,長得帥,但是40多還沒結婚,肯定身體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