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個人每天將會產生五萬種想法,而這些奇思妙想總會稍縱即逝,或令你高興莫名亦或者傷悲感嘆,往往當你想仔細思索時,便悄然消失,無論怎樣也無法抓住這個片刻。過后不管怎樣回顧,也仍不能記起絲毫,對你而言,不過是經歷了一次奇妙的體驗。
? ? ? 于我而言,寫作的目的就是記錄這些稍縱即逝的荒誕想法,即是一件較為有意義的事,于是一個個離奇的故事便開始了。
直線的距離,視線的盡頭
? ? ? 有人曾說若地球沒有阻礙物,那么以一米七的身高將看得見27公里以外的燭光;站在海上能看到土6~25千米外的船只;若在高山頂上,眼力可以擴大到320千米處;抬頭望星空,則能見到1000千米遠的人造衛星,還能見到相距幾十到幾千光年的星座。總而言之,就是人所能及的目光很遠。
? ? ? 每天上班路上,舉目望去人影絡繹不絕,除去偶爾眺望遠方,我們所看到的范圍大概只有周身十米的距離。我們會看著前一個人的背影,看著路旁的商店招牌,甚至只會低頭看著自己腳下的路,這就是我們大部分人的視線距離。
? ? ? 假如從今天開始,出門后遇見的第一個人,你看見的第一眼是她及她身后一百米的距離,其次才是她,你的視線過處是一百米內的風景,這將變得多么有意思。我們無法讓自己的思維突破到更高一個層面(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我們卻可以讓自己的視線變得更遠,體會那種獨樣的風景,超越常人的視角可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收獲。
? ? ? 當你看見我時,以為我在看你,實際上我在看遠方。
胎息法,萬物初始的呼吸術
? ? ? 不知大家有沒有夢見自己身在水中,有時發現身在水里卻依然能呼吸順暢,但一想到自己不能在水里憋氣,頓時會覺得呼吸困難,從夢中驚醒。但也有極少數的情況,當你發現自己身在水中,仍然能自由的呼吸。這種只有仙人才能擁有的能力,在夢中卻能偶爾實現,這種呼吸我暫且稱呼為“胎息法”。
? ? ? 胎息法,故名思義為胎兒呼吸的方法,此為萬物初生的自然之法,身體的本能呼吸。當我們還是胎兒的時候,在母體內全身包裹在羊水中,我們的呼吸為細胞的直接呼吸,呼出的廢氣通過臍帶從母體排出,這是最初的無呼吸器官的呼吸方式。
? ? ? 當年一位道人,已練得胎息功,正是憑借著這項本領在敵人追殺時,跳入大河中躲避仇敵,一連在水下呼吸十個小時,從水里出來時正巧遇上了在河邊洗衣的村民,故而此事得以流傳出來。幾經流傳,知此名者甚多,得其法者未幾。
? ? ? 忽然有一天見自己在海底行走,色彩斑斕的珊瑚礁在旁邊發著炫光,五顏六色的魚兒自由的游蕩,海水在身邊壓迫而來,但卻呼吸自若。而此時的你卻在床上舒暢的入眠,呼吸低沉,進入了一種未知的呼吸境界,一覺醒來,你會擁有重未有過的輕松。
關于宏觀世界的遐想
? ? ? 很多年前我們推翻了“地心說”,建立了“日心說”體系,時至今日天文學的發展也越來越廣泛,通過各種更先進的射電望遠技術,發現了更為廣闊的星空。
? ?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構成了太陽系,隨后天文學家又發現了銀河系,一個包裹了太陽系的無邊星空,后來技術更加成熟我們又發現了河外星系群——仙女座星系。天文學家在研究宇宙時,通常會想要看得更遠。而對于認識事物本身來說,看得遠其實還不夠,還要看得多。
? ? 看過了太多相對永恒的世界,相比要探尋這些動輒上億年的星系,我們人類的壽命又顯得微乎其微,與其說在探尋宇宙起源的奧秘,倒不如說是在探尋長生的機緣來的實在,我們尋找宇宙中的生命,尋找宇宙中悠久的生命,為的似乎是擁有悠久的生命,去看悠久的歲月。
? ? ? 終有一天,我們會找尋到宇宙深處的生命,會去往那悠久的源頭,但地球才是我們的根,不管離開多久,我們終將回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