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感到孤獨感的時候,有人會享受孤獨感帶來這份寧靜和給精神上帶來的思考,有人則會害怕這種孤獨感拼了命地想要脫離它。那么孤獨真的如某些人想象中的那樣恐怖嗎?當我們感到孤獨時要擺脫它嗎?當我們面對孤獨時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如果你也有以上這些問題,那么今天我會推薦由亞瑟·叔本華(著),張寧(譯)《孤獨通行證》這本書給你,《孤獨通行證》一共由三部分組成,它會為你解答所有關于孤獨的問題。
孤獨真如某些人想象中的那樣恐怖嗎?你會因孤獨而感到害怕嗎?
首先,我想明確的跟你說,其實感到孤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我們人人都會經歷到它,所以你并不用為此而感到害怕。
其次,《孤獨通行證》這本書的第一部分會很明確地告訴你,孤獨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反的孤獨應該是我們生命中的禮物,因為它能使我們認識真正的自己。
從前我們總是很害怕孤獨、很害怕脫離了人群,所以我們不斷地要求自己一定要融入所在的群體里。可是我們拼命地擠進人群里我們就能擺脫孤獨感嗎?其實并不能。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因為一個群體是由很多人組成的,當我們在一個集體里面如果學不會改變自己和遷讓對方的話,我們會因格格不入而感到孤獨,所以想要用擠入集體中來擺脫孤獨感是不現實的。如果我們為了融入群體而接受改變的話,改變后的我們卻又不是真正的自己。
所有的社會團體都必然要求成員之間互相遷就和忍讓,這是它存在的首要條件。這就意味著,一個群體的規模越大,就越容易變得枯燥泛味。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曾那位真正的自己。
書中也說到其實孤獨不是人類最自然的狀態,因為當我們一出生就是處于社會這個群體里,所以小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孤獨而感到不安。所以我們少不了也要進行人際交往,那么在這交往過程中要注意什么事情?對于這一點亞瑟·叔本華給了我們以下的一點建議:
對此,我建議你養成這樣的習慣:把部分孤獨帶入社會交往中,學會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的孤獨;不要立即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太過在意別人所說的話;勿對別人有太多的期待,無論是在道德上還是才智上;對于他人的看法,應加強鍛煉自己無動于衷的冷漠態度和感覺——這是培養值得稱道的寬容這種品質的一個最切實可行的方法。
那么當我們面對孤獨時我們要擺脫它嗎?
其實大部分人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習慣并熱衷這種孤獨感,這是因為孤獨它是人類的一種由經驗和反思所產生的結果,所以我們沒有擺脫它的必要。
書中也提到因為人生就是梢縱即逝的,所以我們更不能因為害怕孤獨而甘愿走向平庸。我們要知道災難和不幸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不能因想要永遠只獲得幸福而迷戀那些虛無的事情。
而當我們面對孤獨是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
當我們面對孤獨時,我們要學會享受孤獨帶來的片刻寧靜,當然這里我是指環境上的寧靜,如果想要享受孤獨時給心靈帶來的寧靜就要靠閱讀一本好書。
壞書讀得再少也嫌太多,好書讀得再多仍嫌太少。
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本好書都是作者思想的精華,它包含著作者自己的人生經歷。而我們都知道我們只能擁有自己的人生經歷,但是閱讀的奇妙之處在于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去了解到不同作者的人生經歷。
最重要的是當我們面對孤獨時我們應該學會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上面我們講了要學會閱讀,但是通過閱讀我們只能了解作者想要我們知道的事情,如果不通過我們思考把閱讀的東西進行吸收成我們自己的東西也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向一流思想家學習,學習他們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對事物的批判精神。
孤獨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反的孤獨能讓我們了解到真正的自己、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經驗和反思、能讓我們遠離平庸。
最后愿我們在熱鬧中失去的,都能在孤獨中重新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