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其名所提到的面包,整篇故事也以面包與愛情為主線講訴3個好友從青春期開始對愛朦朦朧朧的意識到成熟后對愛更深層次的認知的一個歷程。在愛情與面包的選擇題中,程韻自問她會選擇什么,兩者都是巨大的誘惑她都想要,難道不可以二者都要嗎?雖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并沒有人規定這是單選題,為什么就要刻板地將二者對立起來呢?面包與愛情從來不是兩個對立面,所以我也都想要,如果不能成立,那二者都將被舍棄。在我看來這世上還有有比面包和愛情更珍貴的東西。
畢業后,漸漸地朋友圈,QQ空間里開始充斥著各種“秀”與“曬”:秀恩愛,曬孩子。對于一個處在適婚年齡或剩女狀態的我來說,此種司空見慣的情境并不能帶給我多少嫉妒羨慕之心,當然我也更不會肆意地妄加評判,畢竟“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我只想以一個旁觀者的思維去分析他們的插圖詞句,為自己的理論找一些支撐點。在愛情與面包面前,他們或者選擇了愛情或者選擇面包,于是才會有那么多唏噓懊悔之聲,于是才會頻繁地聽到那一句“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多數人因為各種原因在愛情面前妥協,放棄本該擁有的自由決定權,或順從他人的意志,或一時貪戀留下終身遺憾。一輩子那么短,為什么要屈服于他人,為什么不聽從本心?
或許愛情一開始就是盲目的,或因其才華,或因其外貌,甚或只因當時荷爾蒙的急速上升,又或者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原因,一旦愛上了就認定了,即使是周而復始的謊言與背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的逐漸成長,所有的觀念也都會改變。當不在是那個懵懵懂懂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人,也不再莽莽撞撞時,占有欲和目的性開始居于上風。此時又會陷入一個困境:是選擇一個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把愛情當做是博弈,必定有一個人會受傷,或者兩敗俱傷。那么還會有人敢于大膽地付出嗎?下輩子一定要選個愛我多一點的人,再也不要這樣掏心掏肺對一個人好了。她說她很累,為了他降低自尊,為了他甘愿遭受仆人般的待遇,而她曾是家里嬌生慣養的公主!嫁給他,真如飛蛾撲火般的壯烈。空間里最多的是她的怨言,那個就在一年前還是單純可愛的女孩兒,如今已然成了怨婦。生活瑣事,孩子,丈夫,柴米油鹽醬醋茶吞噬著她的那顆純真之心。
時間將愛情里的激情沖淡,兩個人就像鳥兒被困在婚姻的牢籠里,最初還要嘗試著離開,經年累月之后,早已喪失了斗志,也慢慢地失去了飛行的能力。是否應該為程韻感到高興,她終于下定決心離開了那個許諾每年除夕為她寫歌的人,曾經以為離開彼此就不能過活的人,終于找到了那個只屬于她一個人的藍天,這個天空不再有背叛與欺騙,不再有愧疚與自責。分分合合,但如果不是另一個人走進她的世界,誰也不能保證她不會像只流浪的小狗悻悻地回到主人身邊。
在這個世界上或許存在兩種女人,一種是完全依附男人而活的,無論身體還是心靈,她們天生脆弱,時刻需要男人保護。一種是經濟獨立的女強人,而這種女人內柔外剛,標榜自己不需要男人,可內心卻總是空空。在事業上越是成功,越缺乏安全感。前者安于平淡的感情生活,后者卻會更多地追求精神層次上的滿足(占有)以彌補心里的缺失。程韻會反復地向林方文確認他是否愛她,她害怕有一天她會走丟。而他卻不啻于表達,將感情藏于心給她以虛無縹緲的愛情,同時又多次的身體出軌耽于解釋。任何一個女人都不愿意接受這樣的事實。你如果愛我,請全心全意;不愛,請離開。不要沉默委屈裝可憐,我才是那個可憐又可悲的人!能原諒一個口口聲聲說愛你,卻偷偷地和另一個人有身體上糾纏的人嗎?那需要多大度呢?抱歉我學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