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一、自律與愛
“人生苦難重重,因為人生就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直面問題和決絕問題其實是人生給你痛苦的來源,所以很多人會拖拉,會懶惰,但是問題依然存在,逃避只會讓問題加倍.自律則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 ? ? ? ? ? ? ? ? ? ? ? ? ? ? ? -----《少有人走的路》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
? ? ? ? 看到某位朋友身材姣好,完美曲線,腹部還有著馬甲線,眼神與言語間透露出羨慕之情,于是你信誓旦旦要減肥,但最終還是吃了眼前美味的糕點;
? ? ? ? 工作上,你總能看到某些同事辦事高效,意見中肯,這些人似乎總是能控制自己,拒絕不良嗜好,然后有條不紊的游走在自己喜愛的興趣中,于是你決定要早起看書學習為自己補充能力,可沒幾天你就無視耳邊“叮叮叮”作響的鬧鈴聲…...
? ? ? ? 曾經,你有多少想做的某些事情,最終卻偃旗息鼓呢?于是當你詢問他們的秘訣時,他們或許笑而不語亦或許告知你他就是喜歡這樣生活……
? ? ? ? 其實, 這一切的背后最后都落腳與他們的自律性。
? ? ? 想要健康的體魄,你就必須要克服以往的錯誤飲食,必須制定計劃展開運動,這意味著你要打破以往的習慣,克服本能中的惰性。
? ? ? 直面這些問題時也許使你感覺痛苦,甚至會有挫敗感,因為害怕失敗,想逃避現實,所以就選擇忽視它們,反而會選擇去做那些能給與即時的快感的事物。
? ? 盡管可能知道最后還是要去面對,但是不到最后一刻,就是不會去觸碰這痛苦,而最后不得不自己解決時,只能在少得可憐的時間里,硬著頭皮去做了。
? ? 可想而知,本就是難題,需要耐著性子,消耗大量時間。最后就形成了這樣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害怕,越是拖延,越是拖延,越是遭受挫敗感,越是遭受挫敗感,愈發沒有自信,愈發沒有自信,越發的害怕!
? ? 因此無論是你想要做什么,一開始,就不能選擇逃避,必須用自律來約束自己去直視它,去解決它!你的改變也將因此而發生變化!自律,即自由!
? “愛的愿望不等于愛的行動,真正的愛是行動,是基于靈魂的行動.
? 隨著墜入情網的經歷終結,美好時光歸于結束,自我界限必然恢復原狀,你感受到的只是失落和幻滅,而心靈絕不會因此成長,正正的愛,卻可使自我界限擴充,而且不再恢復原狀,這是墜入情網無法實現的結果.”
? ? ? ? ? ? ? ? ? ? ? ? ? ? ? ? ? -----《少有人走的路》
? ? ? ? 你是否也曾在網上看多過這樣一句話“你可以和左先生談戀愛,但一定要嫁給右先生。”
? ? ? ? 愛情究竟什么呢?愛真的是如此簡單,可以像左先生這樣通過言語就表達出來嗎?其實真正的愛,會如同右先生盡管他會少些許甜言蜜語,但他會用實際行動去為你織一件愛的嫁衣。
? ? ? 因為真正擁有愛之心,我們都會用行動來踐行,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還是其他你所喜愛的事物。如果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喜愛某個人或者某個事物,你可以先觀察自己是否付諸了行動!
? ? ? ? ? ? ? ? ? ? ? ? ? 二、意識里的顛覆
? “意識塑造的自我,和潛意識塑造的自我,有時相差甚遠。不過,意識思維的能力終歸有限,它常常將真實的自我暴露出來,不管如何掩飾,潛意識都會看清真相。所謂心智的成熟,意味著要聆聽心靈,讓意識的自我接近真實。”
? ? ? ? ? ? ? ? ? ? ? ? ? ? ? ? ? ? ----《少有人走的路》
? ? ? ? 曾經我的思維里真是這種概念----因為無法用意識控制,所以讓自身潛意識占據大腦主體,然后神經開始錯亂,所以精神病患者們的致病點正是潛意識出了問題,潛意識才是最真實的自己,如果忽略它或者激怒它,就完全暴露出原始的自己,潛意識就是人們心理狀況出現問題的癥結。
? ? ? ? ? 所以以往的認知系統里面,潛意識就是一切行為偏離軌道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們需要用“意識”與它做斗爭為之反抗。
? ? ? ? 因為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從社會中獲得經驗,所以我們擁有了更多地意識,所以我們就更能夠完善自己,“意識”是我們的主體而”潛意識”是我們需要警惕的一個蟄伏在暗處的窺探者。
? ? ? ? 直到閱讀了這本書籍,我才知道原來“意識”一詞來源于拉丁文,本意為“共同的了解與認識”。通過學習或者工作,我們了解和認識到一些本質的現象,但究竟是與什么“共同”進行的呢?原來是我們的“潛意識”,即是最真實的我們,最真實的這個世界本質,我們大腦愈發的清晰愈發的洞察他物,這正是因為我們正視“潛意識”。
? ? ? ? 自身不斷地升級認知系統,意識到潛意識里真實自己所包裹的缺陷,選擇積極接受并勇于改正或者突破,便使我們有了煥然一新的成長,當我們選擇抗拒它,自己的意識在躲避它,那么就很容易陷入困境,最終讓自己神經錯亂。
? ? ? ? 因此為了讓我們能夠更加的明智,我們就需要通過不斷的從生活中或者工作中,亦或者社會中學習,用這時形成的意識來接近我們的潛意識,讓自己越來越好!
?
? ? “我越來越相信,我們具有愛的能力和成長意愿不僅取決于童年時父母愛的滋養也取決于我們一生中潛意識的體會,記起那一世給予我們的愛的滋養.這種滋養,來自意識思維之外的力量,來自潛意識,也來自除了父母之外其他給予我們的愛的人,以及其他我們無法了解的滋養方式。有了潛意識的眷顧,急死沒有父母的愛和照顧,我們也可以克服心靈創痛,成長為具有愛心的人。”
? ? ? ? ? ? ? ? ? ? ? ? ? ? ? ? ? -----《少有人走的路》
? ?
? ? 細細想來閱讀完這本書籍,最大的一個收獲便是替我解開了一個一直縈繞在我腦海里的問題。
? ? ? ? 因為在之前不論是從某些心理作家的書籍還是他們公開言論里,都提到一個話題,在嬰幼兒時期沒有被父母關愛的孩子,或者幼年一直身長在單親的家庭里,心智并都是不健全的。他們都有著各種心理缺失,而這種缺失會在成年后被發大甚至是無限放大。
? ? ? ? 所以我就一直很好奇,現實中也有好多成功人士,幼年成長在或單親或沒有太多父母關愛的環境里,為什么長大后,依然能夠奮力拼搏、能夠翩翩有禮、能夠懷有感恩之心幫助他人?
? ? ? 比如在之前看過的一個節目第22期的《全美超模大賽》,冠軍的獲得者是一位生長在單親家庭的聾啞帥哥。整整14周的拍攝,我看的的是一位為自己夢想蓬勃努力而又謙和的男子,良好的性格,堅毅的秉性,積極向上的精神,超過了這里面所有人,包括那些擁有雙親的選手。
? ? ? ? 看了這本書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因為潛意識的滋養,是潛意識幫助這些有缺陷的人們,找回自我,修補曾經的滄桑,他們是依靠自身為自己找到了完善呀!所以童年的缺陷并不是我們人生悲慘的借口,因為我們還可以依靠我們的潛意識,接近它來完善自己!
? ? ? 《少有人走的路》推薦與你!
如果感興趣,可以點擊下面二維碼邀請你進入攀登讀書會,免費試聽攀登老師關于《少有人走的路》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