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微信群里發(fā)了個視頻,我一看標題《北京大姐在泰國狂罵中國人,竟然有這么多人叫好?!》,忍不住立馬點進去看看熱鬧。視頻里的大姐戴著墨鏡,一口氣罵了3分鐘。馬賽掉克若干臟話后,事情大約是這樣子的:
大姐在泰國旅游,兩個中國游客,要把情人沙灘上的一塊木頭抬走,被導游勸阻。
其中一個江蘇游客牛逼哄哄地吹道,自己去過世界上20多個國家,沒什么帶不走的。
現(xiàn)在怎么就不能了,不就一塊木頭嗎!
大姐故意大聲地跟導游說,讓他帶走,等送機那天一定要去跟泰國的海關(guān)說,已經(jīng)再三警告這個人了,景點里的東西不可以帶出去,就是不聽。自己挑戰(zhàn)泰國的海關(guān)和法律去吧。
那個人聽完,忿忿地放下了木頭。
第二天,有一個6,7歲的中國小孩,路過直接就拿走大姐的團分派的飲料。大姐出來阻止,孩子的媽媽說,小孩子就拿一杯怎么了,多大點事啊!
大姐爆發(fā)了:小時候叫拿,長大叫不叫偷?孩子教成這樣也可以啊?
發(fā)泄完了她把視頻傳到網(wǎng)上,引來一片叫好和點贊。
『怎么就不能了,不就......嗎?』
『怎么了,多大點事啊!』
看到了嗎,這就是他們的處世邏輯。
什么都沒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喜歡。某些人的自我意識,早已凌駕于萬物之上。
02
還記得之前那件鬧得沸沸揚揚的國際事件嗎?
有三千年歷史的埃及盧克索神廟,被一個叫丁錦昊的中國小朋友,在壁畫上簽上了大名并到此一游。他的行為打破了三千年頭一回的記錄,一下名揚國際了。
大眾炸鍋了,紛紛譴責這個孩子實在是太丟中國人的臉了。
大家覺悟怎么那么低啊。
這個孩子,明明只是把我們國內(nèi)旅游景點隨處可見的涂鴉藝術(shù)搬到了國外某個神廟而已嘛!
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光顧著送孩子去書法班學練字了?你們的教育,可不是讓你們名留青史了?我真想知道你們此刻的感想。
既然要名留青史,但字寫這么難看,不是給咱們向世界發(fā)揚光大幾千年文化藝術(shù)的夢想添堵嗎?
『到此一游』,真是一門高深的涂鴉文化和學問。一不小心,就能讓全家聞名世界。
03
兩年前,我移居瑞典,一個北歐國家。在語言學校學瑞典語,學校像個小聯(lián)合國,大部分是敘利亞人和非洲人。一天,課間和同學們聊天,一敘利亞同學,陽光俊朗小鮮肉一枚,問我,你們中國人都像你這樣嗎?我們國家的人,他們很多既懶散又冷漠,我不怎么喜歡。
小小地臉紅下,不是自夸,我一直要求自己做個有素質(zhì)的中國人,尤其在帥哥面前...啊不,是在外國人面前,就算不長臉也不能給咱國家丟臉。對人友善禮貌,把個人形象經(jīng)營好,別人自然不會對你印象太差。
于是我回小鮮肉,也不是啦,無論到哪里人都是有好有不好的,這取決于個人和環(huán)境嘛。
我話音剛落,嫁了瑞典老公的泰國女同學馬上拍手響應(yīng):對對,是這樣子的!
然后話鋒一轉(zhuǎn):
我工作的酒店,老板中國人,我們平時接待的中國旅客真的不少。他們在餐廳里,吃個飯聊個天,嗓門真的大得不得了。
上菜稍慢一點,有人還拿起叉子敲碟子,敲得砰砰響,然后大聲罵我們服務(wù)員怎么那么慢。有些人吃完,還偷偷地把餐廳的杯勺帶走,每次接待我們都壓力山大......
認識像你這么斯文有禮貌的中國人,我覺得很難得。
我感覺自己的汗顏蓋過了得瑟。
想不到怎么反駁,我幽幽地擠了句:你說的這些,我確實很遺憾。其實守規(guī)矩的中國人還是很多的......
不等我說完,她又補了句頗有意味的話:第一次聚會完,我丈夫還跟我說以為你不是中國人,是日本或韓國人呢。
聽到這里,我暗暗不爽了:好好好,知道是我長得像中日韓混血的錯,但別老覺得凡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人的就不像中國人好嗎。
同學的一番話,讓我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看看,咱們中國人在別國人眼里都淪落到什么地步了?
但是話說回來,我們真有資格去怪人家說得難聽嗎?人家說的,哪句不是事實?
孩子的中文老師,北京人。來瑞典15年了,和一個瑞典人二婚,感情很好。老師朋友頗多,但她告訴我,她的朋友大多是瑞典人,中國朋友不多,我算一個。
然后說起,有一回認識了一個過來旅游探親的中國人,讓她一言難盡。
那人到老師家里做客,進門不久就開始隨意翻翻逛逛,沒等主人客氣,她倒很客氣地當成自家了,相中了老師一條裙子讓送她,還保證一定回贈一條更好的給老師。
老師礙于情面,送了。
不久此人果真回禮了:一條帶著破洞的舊裙子。
沒等老師出手,她的瑞典老公已經(jīng)跳起來,把東西扔火爐里了,還憤憤甩下一句:你們中國人,就這副德性!
老師雖然被那人氣得不輕,卻無可奈何:這么說合適嗎,別忘了你老婆也是中國人呀!
我們總是覺得外國人帶著不公平的特殊眼光看待我們國人。但你看到這里,有沒有爆出一種想把燒裙子剩下的灰撒到那人臉上的沖動?
04
有些想不通的人老問,我們有錢,出去還是消費大戶,泱泱大國為什么到了外國這么不受待見啊?
朋友,我們是不缺錢,我們?nèi)钡卵剑?/b>
為此某些國家還推出了專用中文標識的“便后請沖水”、“請安靜”等“友情提示”牌。
全球游客形象排名榜,中國位列倒數(shù)第三:
前五名是:日本,德國,美國,瑞士,瑞典。
而倒數(shù)前三位,貌似還有英國和俄國人幫我們墊底。
我們的經(jīng)濟水平早已高高地掛在世界經(jīng)濟榜前列。但很不幸地,在聯(lián)合國公布的全球國民素質(zhì)道德水平調(diào)查里,中國穩(wěn)健地連續(xù)十幾年排名世界排名160名之后,和印度,阿富汗,剛果這群小兄弟常年占據(jù)著榜尾,十幾年如一日。
日本一直不怎么受我們待見,但聯(lián)合國的素質(zhì)綜合評定里他們總是高踞榜首。憑什么?
高曉松在節(jié)目里談到一次他參加日本的富士音樂節(jié),被震撼了。不是因為他們的搖滾樂,而是被十萬人退場以后地上不留一片紙一個煙頭,排隊2個小時倒垃圾到凌晨兩點而驚掉了下巴。
要徹底改變,得從法律和制度上下狠手。他們的制度,夠狠:
1.插隊——100萬日元以下罰款+拘留24小時
2.隨地吐痰——處以1000到10000日元罰款,犯罪前科記錄在案。
3.不安規(guī)定時間投放垃圾——處以5年以下監(jiān)禁外加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
還有很多就不一一羅列了。
波士頓Suffolk大學歷史系教授薛涌在一篇文章里提到,據(jù)調(diào)查報告顯示,日本人的閱讀能力和數(shù)字能力高踞世界排名首位,其次是荷蘭,奧地利,瑞典,芬蘭,挪威這些國家。
日本的流浪漢在不流浪的時候,都手捧一本書閱讀。
日本人對孩子的教育以嚴厲著稱,中心思想圍繞著“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文化宗旨進行。
素質(zhì)教育如果不落到實處,永遠只是一句空話。而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所在的這個北歐大國瑞典,國民素質(zhì)也是位于世界前列。
除了發(fā)達的教育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歸功于這里人人都是火眼金睛的朝陽群眾。
『今天不守規(guī)矩,明天警告到手』。匿名舉報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身處一派祥和的國家,我們又怎么忍心打破這份寧靜與美好。
但既然還改變不了咱們的現(xiàn)狀,那就先從我自己做起吧。
我只有一個小小請求:
膚白貌美大長腿的帥哥美女們,拜托你們不要一聽到我們是中國人,拔腿就跑,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