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了,兄弟姐妹們互相招呼著回老家吃烤串!
弟弟一家三口從城里往老家趕,而我和大侄兒拉著老爸老媽從縣城出發直奔哥哥家。
村東頭兒,坐在副駕駛上的大侄兒小聲嘟囔了一句:‘‘那不是我爸爸嗎?’’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悠然自得開著電動三輪的哥哥的背影在車前晃動著。不用說,準是從集市上剛剛采買回來。他從后視鏡里也發現了我們,扭過頭,笑了一下,算作打過了招呼,然后兩輛車子一前一后,慢慢悠悠地往家里走。
哥哥在我們姐弟四人中排行老二,十五六歲便開始外出打工,后來成了一名工人。去年辦理完退休手續,便安心地回到老家陪伴嫂子。嫂子雖然沒怎么讀過書,但特別勤快,家里地里都打理的特別好。尤其對哥哥體貼入微,因為身體原因,從來不讓哥哥干累活重活,還經常主動幫助哥哥拔罐、按摩。哥哥在家里除了每天鍛煉身體外,有時間便幫助嫂子做一些家務活。夫妻二人,和諧融洽,互敬互愛,甚是讓人羨慕。而哥哥家也成了家人聚會的場所!
進了大門,哥哥正從車斗里往廚房拿東西:鮮紅的西紅柿,頂花帶刺的嫩黃瓜,雪白松軟的大饅頭,又大又紅的蘋果,香噴噴脆生生的干爆花生米……然后又是一通忙活:洗好了瓜果,開始招呼我們吃蘋果、喝茶,自己又一頭扎進廂房拿出烤串架子、碳及鐵簽子,清洗干凈后,才坐下來陪老媽聊天兒。
此時,老爸早就坐不住了,撿了一些菜葉,直奔院外西側,頓時,‘‘嘎嘎嘎嘎’’大白鵝歡快的叫聲便傳進了院里!原來,哥嫂在院外自家的空地上圈出來一塊地養了七八只鵝,在他們的精心喂養下,鵝長的又肥又壯,鵝蛋產的又多又大,每次回家,他們都會主動張羅著將鵝蛋分給爸媽和我們。
因為桃花節,弟弟他們被堵在了高速路。閑的沒事,我便來到院外東側的菜園前。菜園子很大。綠油油的菠菜長的正歡,已經到了膝蓋處;韭菜種下去沒多久,纖細的手指長的翠綠的葉子隨風晃動;塑料薄膜下,土豆也已經破土而出,將薄膜頂出了一個又一個小鼓包;一小片老蔥,長的特別的壯實……北邊還有一些空地,過不了多久,黃瓜秧、窩瓜秧、茄子秧、西紅柿秧、豆角秧都會被請回來,隨后,蘿卜籽、玉米種子、甜瓜種子……也都陸陸續續在嫂子的菜園里安家落戶,那時,菜園里便會迎接一波又一波喜歡綠色無污染蔬菜的小饞貓們。有時,看到我們沒時間,哥嫂免不掉親自送貨上門。每到那個時候,不僅吃的人高興,哥嫂更是樂開了花!
菜園端詳夠了,便坐在門廳的圓桌前和哥哥品茶聊天兒。老爸也不時地在桌前晃動,時不時地說上兩句。
快十一點了。小侄兒拎著大袋小袋率先進了門,隨后,弟弟也提溜著袋子、弟妹托著裝滿青菜的紙箱走進了院子。原來,他們將要烤制的雞翅、羊肉串、板筋早已腌制好了,各種調料、醬料也都置辦齊全了。
說干就干,串串的串串,生火的生火,切菜的切菜,烤串的烤串.....小院里一派忙碌熱鬧的景象。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羊肉味、烤翅味,在院中彌漫,讓人饞涎欲滴。
一盤盤的外焦里嫩、散發著孜然、辣醬香味的烤串上桌了,水靈靈的青菜也擺好了,一大家子高高興興地圍坐在了圓桌旁,開始大快朵頤、推杯換盞,只有小侄兒繼續坐在架子前繼續為大家服務。
酒足飯飽,稍作休息后,有人提議去地里挖野菜。都說蒲公英營養價值高、消炎美容等功效強,既可蘸醬、涼拌,也可以清炒、吃餡兒,尤其曬干了泡水喝,老幼皆宜。我們便把目標鎖定在了蒲公英。
在嫂子的帶領下,一家人浩浩蕩蕩出了家門,奔向果樹地。就連腿腳不大好的七十多歲的老媽也孩子般的嚷嚷著跟著去挖野菜。
雖然粉艷艷的桃花正在盛開,但大家根本無暇觀賞,都瞪大眼睛東瞧瞧西看看,在路兩邊的果樹地里搜尋著那黃燦燦的小花兒。可惜,走了挺遠,也沒見幾朵蒲公英花開。
到了一片栽滿綠化樹木的地里,我們便四散開來,用心尋找蒲公英。別說,還真有幾棵,雖說因為干旱,長的都比較拘謹,但總算沒有白來。拿鐵鍬的用力地小心翼翼地蹬開干硬的泥土,以保留住長長的根,拿袋子的負責撿。不管大小、肥瘦,所過之處,一棵都不舍得放過。最有意思的是,除了老媽和我,能一眼辨別出來,哥哥嫂子、弟弟弟妹還真認不清!我想,這肯定和我近年來經常同朋友們挖野菜有很大關系吧。
干著干著,弟弟不見了蹤影。正納悶間,有人吆喝著換地方!原來,弟弟去勘察敵情了,發現了一片寶地。
收拾家什,兵分兩路,趕赴新的陣地。果然如弟弟所說~因為地近期剛剛灌溉過,這里的蒲公英不僅數量多,而且長的特別壯、特別大。
老媽他們挖的正起勁,我和哥哥嫂嫂也迫不及待地沖進地里,開始挖了起來。嫂子負責挖,我和哥哥負責撿。不大一會兒,就挖了大半蛇皮袋子。這會兒,我們開始變得挑剔起來,小的不要,葉片不厚實的不要,甚至,看著不順眼的也不要。
袋子快裝滿了。有人嚷嚷著回家,別說,此時還真是感覺到有些累了。
回到家中,便開始擇菜了。為了便于洗滌晾曬,老媽老爸負責剪掉蒲公英的根,我和嫂子、弟妹負責擇。擇菜是個細致活、辛苦活,坐在那,溜溜擇了兩個多小時,直到腰酸背痛腿發麻。老媽怕我們累著,一直嘟囔:“別擇了!剩下的回樓房我慢慢擇。”可我們一直堅持擇完再說。
天黑了,菜終于擇完了。看著這一盆盆兒、一堆堆兒整齊干凈的蒲公英,成就感油然而生!而大家都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
那時候,每天放學鈴聲一響,掄起書包一路小跑回家。到了家里扔下書包抄起籠子,和小伙伴們邀約著一起去地里剜菜、打菜、割草,直到籠子裝不下為止,再連挎帶拽弄回來,喂豬、喂雞、喂鴨、喂鵝。而那時的人們最盼望的事便是能吃上米面、吃點肉來改善一下生活,但這些食品對大多數人來說卻是奢飾品,大多時候只是想想而已!
現如今,人們早已吃膩了米、面、大魚大肉,棒子面、野菜反而成了餐桌上的好東西!而自家產的棒子面、白薯、紅豆、青菜、野菜……成了親朋好友相互饋贈的佳品。每到春天來臨,呼朋喚友踏青健身之時,順便挖點野菜來滿足口腹之欲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因此,路上、地里便常常看到拎著袋子、貓著腰的四處尋找野菜的人,薺菜、蒲公英、七七芽、苦丁.......甚至二月蘭、柳芽、楊樹吊、榆錢兒、花椒芽......都成了他們獵食的對象。
因為時間關系,洗曬蒲公英的任務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任勞任怨的哥嫂身上。過不了幾天,我們就能喝到新鮮的蒲公英茶了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