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爾
第五六章一些讓人有感觸的話
1.我總能經受住生活中的各種傷害和責難,這大概要歸功于我自身的一種生活態度。我一直這樣告訴別人,同時自己也這么做:當你遭受到什么磨難,屈下雙膝(當然是在腦海中)并禱告上蒼,在以后的歲月中不會再遇到比這更糟糕的事情。
在這樣的困境中,我們在心中不僅要對自己所珍視的價值進行排序,還要建立一個對我們所摒棄的無價值的等級秩序。在泰雷津集中營廁所的墻上,我曾看到過這么一句話:“無視一切,并為每一件狗屁事兒喝彩。”是的,我們要看到積極的一面,至少那些想要藝術地生活的人需要如此。
我這里說的不光是那些我們以后想竭力避免的事情,還有那些我們過去已經擺脫掉的倒霉事。對于后一種情況,那些幸運的家伙要心懷感恩,并常?;貞浧肺兑幌?,最好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個丟了筆記本的小孩子一樣,為這件事設立一個紀念日。
——“你以后的人生,都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常??吹竭@句話被用來勉勵大家好好讀書。心有敬畏,才能有所得,做自己的神明。
2.我不光樂于開玩笑,還喜歡笑話。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想著要寫一本專門研究笑話的形而上學的書。我知道的最好笑的一個笑話是這樣的,一個人來到一個住了很多猶太人的波蘭小鎮,他想去妓院,可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問別人妓院的位置,于是他便問路邊一個穿著長袍的猶太老者:“請問你們的拉比住在哪兒?”老者回答說:“在那兒,那棟綠色的房子里。”“什么?”這個人裝作一副很驚訝的樣子,“那位德高望重的拉比竟然住在妓院?”老者立馬斥責他:“你胡說什么!妓院明明是前面那棟紅色的房子?!薄爸x謝。”那人與老者告辭,高興地朝妓院走去。
其實我們醫生與病人談話時,不也常常使用這種方式嘛。剛做醫生沒多久,我就掌握了這種對話方法,比如,如果我想知道一位女性患者的病史,不要問“您墮過胎嗎?”,而是要問“您流過幾次產?”。
再比如,千萬不要這么問一個男性病人,“您染過梅毒嗎?”而要問“您接受過幾次梅毒病治療?”。
還有,我們也不要問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是否聽到有人在和他說話,而應該問“那個人跟你說了些什么?”。
——單位看車棚的大姐新換了一位,我去推車的時候見了,會跟她點頭,但是她就像沒看見,沒有任何回應,整個人看上去愣愣的。后來聽到只言片語,說她以前不這樣,是受了刺激后才這樣子。或許是我每次見了都跟她點頭的緣故,有一次我去推車,她正好在旁邊坐著,就問我:“你剛才聽到我說話了嗎?”我愣了一下:“沒有?!薄缓缶蜎]有然后了。這個事情一直放在我心里。今天看來,我當時的回答應該是:“你剛才跟我說了什么?”這樣子可能她就愿意說更多的話了。
好好說話,急智不易得。
以后在飯桌上,把“隨便”改成“和你一樣”來回答別人問“你吃什么”的問題。同樣,把問別人“你吃什么”改成“有什么忌口的嗎?”也更好一些。
3.治療病因和單純的治療病癥是不同的,或許我們可以借助一個笑話解釋二者的區別:有個人外出度假,但每天早晨都會被一只公雞吵醒,于是他去藥店買了些安眠藥,加進公雞的飼料里???,這就是治療病因!
——總能有一些簡單有趣的辦法把深奧的道理講清楚的,只是我們還沒掌握這種方法。
我今日學習的單詞
terrific ?stuck ?punch ?gag ?instance ?orthodontist ?tan ?plug ?spit ?border ?alcoholic ?suppose ?enterprise ?titl ?wond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