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創造生活,而非活著


<一>從武漢到新西蘭,從德國到北京

總有些人在用心的創造生活、而非簡單活著,并用他們身上發出的光,照亮周圍的世界。

8月14日晚,我剛開完線上的會,正在統一批量處理我的好友申請。其中一段長長的自我介紹,讓我停了下來,并逐字看完了。被其中散發的力量驚到,我一定張大了嘴巴,。?

我的轉述一定會有損效果,這是他的原文。

這位同學對的自我介紹

?后來我們倆聊了幾句,才知道他一直在Follow我的微信公眾號。他一直都知道我的經歷,當我也看了他的經歷以后,馬上覺得對方應該是個聊得來的朋友。本來要約我見面,但是明天他和家人動身去新西蘭,我們好約到他回國再見。

我看了他最近的一條朋友圈里說:一個人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年富力強時找到自己的使命。也大概知道,這些令人驚嘆的事情他都是怎么做到的了。這樣的執行密度,對我來說,有過之無不及。

8月13日晚,我和另外一個朋友在東三環的小南國吃飯,他從德國回國一周,14號返程。我們一起學習編程認識,期間在線上有過幾次交流,有一次他愛人還專門回國上課,這門課我曾經在朋友圈推薦過。

他告訴我是因為工作外派,才留在了德國,這一留便是10年。他和愛人一直在德國生活工作,有了別人羨慕的家庭和一雙兒女。日子穩定,就是缺少生機。他說在歐洲看不到未來,生活太舒適了,養老倒是挺合適。這次回來,就是為了回國創業提前做好準備。他要回的并不是他曾經熟悉的地方,而是北京。

他給我看手機里在科隆買的新房,回德國馬上就要搬進去的那棟小樓。像國內的連排別墅,我還真不敢猜價格,因為這樣的房子隨便一個二線城市,都可以賣到8位數?!澳阒绬??在德國買這樣的房子,都是白菜價,只要你不買到首都,比國內縣城的還便宜得多”。

從物價不高、福利好到可以養老的德國,回到以交通、霧霾、房價高聞名的北京,他一定掂量的很清楚。

我和他們之間必然有比別人更多的共同語言,因為我們都曾經為自己的生活做出過抉擇,都為自己的選擇結結實實付出過。我在很短的時間,換了一座城市,他們也在很短的時間,換了一個國家。我們都踏上了一段旅程,要過跟之前全然不同的人生。

我們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獲得什么,就必須付出什么,以及那個忘我的過程。

<二>、改變,無關年齡、城市和職業


我們很難去評論,換一個國家生活,出國移民,還是從國外回來哪一個選擇更好更高級。我們最大的不同,只是我們離開的地方而已。我們的落地的地方,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叫做“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把熱情揮灑在希望之上”。?

對,無論我們搬去任何一個城市,我們都會為了內心的渴望,傾盡所有的熱情和勤奮。除了勤奮,我可能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形容我們為了達成所愿樸素的做法了。

我們應該是在各自的生活圈里,最勤奮的那幾個人。因為不那么做,我們根本沒有任何機會,去迎接這么大的挑戰并且和之前的生活Say Goodbye。

在原地做出改變,已經很難了,更何況要拔地而起,去新大陸開礦拓土,創造新生活。這個難度量級,本身就很大。

你會說年齡怎么辦,家庭怎么辦?我又不像你們那樣行動力強,不敢保證自己能做到。我沒有勇氣。

相比我而言,他們都已經不再是少年了,但是命運重新選擇了他們。只能說命運吧,不然呢?顯然到了這個階段,我們都已經不談夢想了,太虛了,不如小目標實在。

很多人把30歲當作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好像30歲如果還沒有起色,沒做出點什么,就真的晚了??赡阒绬?,他們動身告別昨日的一切,重建新生活時,都40歲了。

所以,如果你想要去創造,而不是活著。20歲的你,可能和30歲的你,并沒有兩樣。

不光是20歲和30歲沒有什么區別,在我看來,30歲的我和40歲他們,依然沒有什么區別。


<三>找到內心渴望,才最重要

我想說的是,當你是為了真正的渴望,你會忘記成功的可能、忘記年齡,一直做那些可以給你真正帶來勇氣的事情。勇氣也不是一開始就有,是做了足夠多的事,證明過自己的能力后,才慢慢有的。一開始,真的只有看起來很盲目和太多不確定性。

并不是任何時代、任何家庭、任何人在任何年齡,都有機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但我們卻在這個時代看到了種種可能,而且看到了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的方向。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很多人都看到了那個只要努力就有回報的方向,并且看到了很多人因此改寫了自己的命運,一如我和文章開頭那位移民新西蘭的朋友。但并不看準了方向的所有人,都能達成所愿。成功率依然很低。

我曾經在畢業后的5年里,都在想辦法弄懂,怎樣做、做什么才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結果沒搞明白,到處碰壁。為什么我明明知道在哪里做可以改變生活,但就是收效甚微呢?直到2年前,我開始真正探索這個問題,尋找解法。

直到我在去年開始寫作、演講、學英語和編程,一年過去了,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這一年里,盡管我也知道做哪些事會帶給生活重大變化,但是在做成功之前,我都不能說我已經找到了答案。這兩位和我很有共鳴的朋友,恐怕和我一樣的感受。如果不是因為寫作,我們沒有機會認識彼此。如果不是通過學習新技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我可能依然在原地。


<四>行動即創造

解決問題的關鍵可能真的不只是努力和方向而已,而是比這更復雜的維度。你得用正確的方法,嚴格的篩選做哪些關鍵的事。大部分你所認為的重要的事,都要面臨放棄,因為那對你新生活的價值并不是最大。判斷力,是比勤奮更重要的東西,不是嗎?

其實,假如你想要擁有全新生活,并沒有那么難。年齡不是真正的障礙、職業不是、語言也不是。真正的障礙,是你內心并沒有渴望,沒有渴望,就沒有力量。

首先在于目標,你得先知道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未來,未來5年,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其次在于選擇,面臨許多看起來的優質選擇,選貢獻價值最大的那一個,去學習精進。

最后在于行動,為了那個還有點模糊的目標,你能否用盡洪荒之力去把它變成現實;

經過300多天的行動驗證,我覺得這就是答案了。答案不是想出來的,是這些活在未來的人,一天天做出來的。

當然,不是幾句話,就能夠給你一個創造全新生活的秘方。我把我是如何做到的,變成了一門課,已經幫助劑500人理清了生活和工作的方向,并且不可逆的轉變了他們的認知,重要的是也已經在學習和工作上奏效了。很多人已經取得突出的成績,所有人都在路上。


我把這些形成了一門課,叫做《超級行動課》,其實他是告訴你如何創造新生活的,如何在不打折扣的行動中,增加關鍵技能,從而真正的改變生活的一切。至少上過課的人,都認為這是告別平凡生活的藥引子,我也希望你能加入。

無論你是否需要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還是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哪怕只是從一個職業到另一個職業。你都需要最有效的行動指南,和身邊做到的那個人,一起做到。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作者:Scott Stein 原文:CNET / April 19, 2013 翻譯:haru 有沒有可能這款經典...
    haru閱讀 2,502評論 0 5
  • 樂佃市環境真是讓人受夠了,李尚只求能有個安寧環境完成一篇報道文,僅此而已別無他求,真的。 對面窗戶里住著一個單身漢...
    蘇宇城閱讀 766評論 0 6
  • 早晨起來,向舍友講述昨晚發生的故事。我激動著說著,眼淚隨著涌出來。我說,我以前不懂的為什么有人選擇了自殺,選擇跳樓...
    巽需閱讀 178評論 1 0
  • 我將近兩年沒有進過電影院了,我以前總是覺得一部電影的時間太短,不足以把人生的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
    梁涼1閱讀 226評論 0 0
  • было видно, что мы счастливы. Что изменилось? Ничего. Но ...
    關馨仁閱讀 41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