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09年年初的時候,我還在家為高考復習。因為叛逆,一直沒有回學校。
有一次吃早點,我問我爺爺,教育制度明明有問題,為什么不改革?
他說,那要等到社會形勢形成一定氣候,順勢而改。
我乖乖地點了點頭,心里想,還等個屁啊,別人不改,我來!
就在那幾個月里,我放棄了之前想報考的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準備投奔陜西師范大學。
沒想到,在考理綜的時候,我居然特么睡著了。出了考場,我趕緊打聽哪個復讀學校比較好。
所幸后來破罐子破摔,其他科目發揮正常,我如愿進了陜師大。
錄取我的,是 “經濟學”專業。
為了回報師大的知遇之恩,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獻給了圖書館。當時的想法是,我畢業后不能進傳統學校,我要去新東方,我要出任CEO,我要改變教育。
在背單詞背得幾近崩潰后,我很快喪失了學英語的樂趣。那時候同時在學編程。我翻閱了圖書館里,幾乎所有的關于在線教育的書籍,仿佛找到了希望,心情又暢快起來。
5月的時候,我給院長寫了一封長信,如愿被安排到了同院的電子商務專業。
02
我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瘋狂學習網頁設計,網站編程,網絡營銷,同時還運營了一個小網站。
在看到大家都開始改用智能手機,而我也越來越依賴手機搜索時,我預感自己辛苦學的這些,很快要被淘汰掉了。
為此,我苦惱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后我想,既然自己跟不上技術變革的速度,不如改換跑道提供教學內容。
偶然間讀到一篇報道,講的是新東方強浩老師背誦新概念的故事。他通過9個月時間把新概念英語第三冊背誦100多遍,全面提升了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我被深深打動,從此發奮學習英語。
畢業以后,我如愿進了培訓行業。在這期間我也把一本新概念背過100多遍,收獲并不算大,卻讓我悟到了真正學好英語的方法。
15年的時候,“在線教育”的概念突然被炒得火熱。很多教育科技公司開始計劃上市,BAT三大巨頭也虎視眈眈。
“知識變現”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討論。
大一時我曾在圖書館里激動地暢想的畫面,如今都慢慢變成了現實。我自己也開始被平臺邀請去做微課分享。
時代在變,你不抓住機會,總有人會抓住。
03
當身邊的朋友抱怨工資低時,我總想問,你了解這個時代真正的需要嗎?有沒有把自己鍛造成一個提供優質價值的高手?有沒有創造機會為更多的人提供這些價值?
成為“超級個體”,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靠譜的事情。沒有哪個90后愿意把“打工”的標簽貼到自己身上。
“公司”的概念會逐漸被人們淡忘,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多的“學習型組織”“創新型組織”“夢想合伙人”“經濟共同體”。
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努力,實現了財務自由。
他們放棄了之前穩定的工作,從呆板的體制中走了出來。用自己的技能和素養來打拼天下,爭取向往的生活。
奔跑起來,才能看清方向,這是我迷茫了很久才懂的道理。最大的枷鎖往往來自于最熟悉你的人。
所以,為了新的天地,你也需要開創新的朋友圈子。這樣我們彼此的生命才是鮮活的,富有希望的。
很多故事,都源于一個初始的沖動。就像喬布斯說的,當你靠直覺往前走的時候,可能并不清楚它們的意義,而當你走了很久再往回看,就會發現它們自然地連成一線。
而這,就是今天的這個時代,我們需要學會的能力。
我是安東城,英語老師,忠于文字的90后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