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跟我說:你變了。
我直截了當的回答說:是的,我變了。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改變,都會有一點故事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很多人會接著問我:你因為什么事情開始有了改變?
不服輸的自己
今年初的時候,想著自己畢業兩年多了還一事無成,要存款沒存款,要人脈沒人脈,要晉升沒晉升,這不像過去那個不服輸的自己啊!
大學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是個不服輸的人,大學生活是最自由的,也是最考驗自己掌控命運能力的開始。小時候我經常被我奶奶罵我的嘴巴是石頭都撬不開的,到了大學自己參加各種活動,班里的、院里的、校里的,還有全國性組織ACM團隊,終于不是那個躲在背后看別人發光的人了。
考試我要在班級前列,綜合能力我要數一數二,見識我要廣博,那時候的自己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勁。大學的成就,歸根到底是自己有目標,并且有學習的榜樣。那會在校的目標就是讓綜合測評排前面,跟著視為榜樣的師兄走就夠了。
出來工作之后,雖然有經過努力后得到晉升,但是公司文化還不能很好的把我內心不服輸的念頭激發出來。后面離開了公司,多看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圈子,內心的勁頭一下子又冒出來了。
我覺得這樣的改變是潛藏已久的,這是深藏在內心的猛獸再次被喚醒,正要在人間覽遍人間山水,交遍知音好友,做最好的自己。
對世界保有好奇心
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培根
我一直很想知道為什么自己這么平凡,而別人那么厲害,那么出名,庸俗點講是那么有錢?
每每看到現在默默無聞的自己,就連自己都禁不住對自己翻個白眼。
我經常關注一些我覺得比我厲害的人物,去想他們是怎么逆襲成功的。我喜歡的彭小六是三線城市出來的普通員工,后面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簡書紅人,出書,賣課程,部門負責人。
這樣一看,別人起點未必比我好多少,都可以成功,那我想,只要自己努力還是可以有點成就的。
時間管理不懂,去問人,去找解決方案,后面被安利到了奇妙清單;專注度不夠,而且眼睛近視太深,后面探索新東西潮汐或者番茄鐘;看書慢,看完記不住,后面學習了閱讀課程;思維導圖不會畫,但是很好奇,就自己慢慢摸索。
好奇心讓我,不斷的將新事物納入自己的囊中,慢慢消化,直到它能為我所用,為我的成長帶來助力。
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學無止境,這個道理我們都懂。當我們出了校門,面對工作的壓力,常常有一種喘不過氣的感覺,更別說挪出時間學習了。
我之前做銷售督導的時候,腦子里整天想著銷售,想業績,整天很焦慮,根本空不下時間去想,我該學習點什么技能?
在今年之前,我已經在慢慢的做好自己的規劃,一步一步往前走。年度規劃我分了三類,工作、理財、學習。工作規劃暫且不說,理財規劃在我的《如何找到擺脫月光的道路——普通職員的財務自由進階之路》中已經說到,今天來講下自己學習的規劃吧。
今年前三個月,我計劃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每天坐車必看書。由于這個小動作,沒壓力,不強制要求數量,到了后面我就習慣了每天坐車看書,而且只要有空就看書的習慣。終于改變去年整年看五六本書到今年雜志一起將近100本書。
看書習慣是有了,但是怎么記下書中知識,方便之后運用還需要自己琢磨。
接著我開始做讀書筆記,寫書評,加入書評群,慢慢的積累了點經驗。可喜的是這時候微信讀書的書友每天都在增加,討論書籍的朋友也在增加。一般我們討論書籍,就是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更容易記住書本知識。
變化最大的應該是五六月份,一個人做三四個人的工作,開始報名參加閱讀課程,提升閱讀變現的能力。這期間,學會輸出,寫東西,讓朋友看到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變化。
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安安穩穩的按照自己的節奏生活,每天工作之余安排碎片化時間看書,做筆記,學導圖,上網絡課程,寫文章,兼職,理財。
可以說,通過半年的學習,基本定好的節奏是平均兩天看一本書,三天寫一篇文章,一個月一個主題的課程,希望自己能get到更多的技能,繼續讓你們看到我的改變。
學習就是慢慢形成的習慣,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當你習慣了學習,學習也會像吃飯那么正常,也就不會存在自己做不來的情況了。
每個人都嚷嚷著要做更好的自己,那什么時候學一門技術、什么時候看完一本書、什么時候開始擺脫月光呢?
我也真的愿意相信,我們都是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那么,你現在也要做一個行動者,現在開始,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吧!
-如果你喜歡,請點擊文末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