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這樣說?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論是經濟水平,還是物質生過生活,相比于以前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然而,我們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變得越來越焦慮,孩子也越來越迷茫。
然而,這些現象的背后又說明了什么?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念頭,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看手機,就認為他一定是在玩游戲;當孩子的考試的名次下降時,你會認為自己的孩子這段時間沒有認真學習;總是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看鄰居誰誰誰這次考試拿了第幾名;你看誰誰誰又被老師點名表揚;你能不能向人家去學習?
你可以不為你父母爭面子,但起碼你得為了你自己去努力,可以有尊嚴的去活著,于是,孩子在無奈之下告訴媽媽說,我真的努力了,這時父母立刻反駁說,你就考這個成績,還用努力嗎?作為一個在校大學生我見過太多太多努力學習的同學,就是每一次考試過后,成績不太理想,包括我也一樣。作為父母的一方,不妨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自己每天在單位努力的工作,只是在工作的時候沒有領導看到過,還時不時的說自己沒有努力工作,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覺的自己不被理解,其實,孩子呢,也同樣是一樣,每一天都活在這樣不被理解的環境當中。
孩子在父母一次次否認之下,慢慢地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再接觸外面的事物,有些孩子便放棄自己的學業,突然有一天,孩子發現可以在游戲當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世界,因為在那個世界,每升一級,就會有獎勵,降一級也沒有人會說,反而還會有人鼓勵自己,甚至還會幫助自己一起進步,在現實當中,對孩子來講,又怎么可能實現呢?
慢慢地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感越來越強烈的幸福感,他變得越來越不愿意接觸現實的世界,不愿意接觸新的事物,開始逃避責任,逃避現實,這個時候父母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過多的擔心孩子的成績和未來。這個時候父母會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給孩子去輔導班,讓孩子更好的去學習,而這個時候如果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孩子反而會更加的不愛學習,這就需要,我們父母智慧的去引領孩子去面他真實的生活,活出他應有的價值。
那么,如何智慧的去引領孩子呢?第一,先要去除對孩子的負面評判,一定不要再打擊孩子了,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問題,先把心態,情緒放平穩,要帶著欣賞,贊美的心態去和孩子就做交流,當父母帶著情緒去和孩子交流時,首先給到孩子的就是負能量,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父母說再多話,孩子都不會去接受;第二,不論孩子做的事情是否令自己滿意,都要嘗試著從好的方面去看待;先去除對孩子的負面評判,在去慢慢的引導孩子,孩子才會慢慢的走出來,變得陽光,活潑,自信,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是每一個家長都渴望的,只有家長好好學習,孩子才會天天向上,為了孩子的美好明天,積極行動起來吧!
這篇文章是針對家庭教育所寫的,也希望能夠對家長提供一些思考,能夠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走出來,而教育一個孩子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是看一篇文章,讀一篇親子教育的書可以解決的,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父母智慧的引領和陪伴來完成的。
祝福大家能夠有所收獲,下一周,我們將分享一篇關于國學的文章,讓大家能夠用正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總結問題,學會在生活當中學會做規劃,我們下周二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