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看著番然一新,迅速發展著的家鄉,極力的尋找兒時的回憶與印記,才發現時間的車輪在自己身上已然走過了很長的距離。感慨著自己從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開始已近20年的時間,期間我經歷了和大多數人一樣的生活:求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再生子。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都遵循的正常的人生軌跡,然后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用心的教育著自己的兒女,陪伴他們也開始過著求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子,再生子的生活。
是的,這就是生活,如此的輪回演繹,如此的相似反覆,可這看似一樣的生活,不同的人又會在自己扮演主角的不同劇本中,去演繹出怎樣不一樣的人生?是普通而平凡的走完一生,還是跌宕起伏,美輪美奐?
其實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真正開始感悟生活主要是從畢業找工作開始,也就是二十幾歲。之前的求學之路我們把它統統歸為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時期,最為合適。剛看完一本書《二十幾歲,沒有十年》,寫的就是從畢業開始到三十歲期間,你是選擇工作結婚生子的現世安穩,還是乘年輕選擇詩和遠方,其實很快就過了這10年,并且這也是畢業后的第一個分水嶺。
今天我主要想說的是第二個分水嶺,三十幾歲這十年。畢業后我選擇了結婚生子的現世安穩,31歲剛好生了我的第二個兒子,開始了三十幾歲的生活。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想要延續二十幾歲沒能選擇的詩和遠方,既然二十幾歲沒有十年,那么我要將三十幾歲活出二十年。
1.早起
為了平衡生活中的種種,我堅持早起,找到了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難能可貴的完全屬于自己的靜逸時光。當我感受了這些靜逸時光后,才會恍然,人生,原來還可以活成這樣呀!一開始我單純的只是利用這些時間,完成一些家務瑣碎,這已足以讓我感覺一天的時間儼然不只是24小時,后來早晨加上讀書或寫作或跑步,另外還有其它碎片化時間高效地利用,我足足將24小時活成了48小時,所以我說,三十幾歲將有二十年!
2.讀書與寫作
讀書是欣賞別人,是在和高人對話,聆聽高人沉淀深思的想法,這些想法可以帶你開闊眼見,拓展格局。當然,我們在用兩只眼看別人的同時,還需要用一只眼對向自己,時常審視深藏自身的靈魂,在你挑剔世界的同時還要同樣地挑剔自己。寫作能使你愈來愈公正、愈嚴格、愈開闊、愈善良。如果你能受益于讀書,首先是通過寫作輸出,這樣的自我更新和靈魂再造,才能夠更好將“知”和“行”統一起來,否則你從哪里獲得文學所必需的真誠?
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不斷的讀書與寫作,不斷的輸入與輸出,凈化升華自己的靈魂。當周遭的朋友覺得,畢業十多年后,家庭工作都趨于穩定,感覺自己已不再年輕,好像一眼能看到二十年后自己的樣子,而我覺得生活才剛剛開始。除了躺在我身邊的兩個兒子不時的提醒我覺知自己的年齡,我感覺自己好像永遠都是二十幾歲,所以我說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會有二十年!
3.跑步
跑步是為了孩子?這個觀點咋一聽有點兒標題黨的意思,仔細琢磨是有道理的。
從決定將跑步與讀書齊上路,且為了追上“讀書”這個老朋友,我給自己定的鍛煉任務,基本沒有間斷過。從體重形態的變化,從運動排名的穩定,從濕露如洗的頭發上,從習慣起床看不到媽媽的身影,孩子們都能接收到媽媽堅持與自律的品格,所以在和他們談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們會很容易接受去做,且還說“像媽媽一樣”。
跑步,不僅僅是在管理自己的身體,也體現了管理生活的能力??催^的一則新聞更加證實了我的想法:上海一家幼兒園,孩子入學的條件加了一項面試家長,家長的體重形態超標的話,堅決不允許孩子入園,原因就是說不會管理自己的人也不會管理好孩子。
在跑步的一呼一吸之間感受身體的變化,不需要借助外界的音樂,更能體會自由的思想火花碰撞的躍動。所以管理好自己,管理好生活,管理好孩子,我的三十幾歲,應有二十年。
4.英語
前不久去北京,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著急問路的外國人:"Can you speak English?"? ? ? "A little ,sorry"? ? 就這樣匆匆的結束了對話。面對老外失望的眼神,面對孩子期待的眼眸,面對自己內心,極力的搜索最簡單的“東南西北”的單詞,都顯示“查詢無結果”后的無奈,重新激起了我學英語的必須。雖然大學之前一直學的是英語,可能是四級考試一次57分,一次59分的打擊,想徹底把它塵封起來的緣故,以至于十多年后把學到的英語全都還給了老師。平時給三年級的兒子輔導,都覺得好多東西都忘了。所以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氛圍,為了被無故啟封的遺憾,我重新開始學習英語的模式已開啟,利用現在學生們都用的“百詞斬”軟件天天背單詞,研讀新概念英語,陪伴兒子的英語之路。
重新學英語,我的三十幾歲,需要有二十年。
三十幾歲,會有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