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邏輯思維”大概一個月左右,我取消了對它的關注。
其實,在取消關注之前,我內心是糾結的。邏輯思維作為內家付費的最有名的公眾號之一,首先,它的名字非常有逼格。給它取如此好聽又牛掰的名字,我確實佩服羅胖。其二,內容確實有干貨。每天推薦的內容,與邏輯思維這個公號的稱謂是相符的,他能啟迪你的思考,引領你的思維。一些觀點,視角獨特,仿佛在你的心上開了另一扇窗,讓你豁然開朗。第三,每天60秒的語音,羅胖是煞費苦心。聽完他的語音,再去跟別人吹牛逼,那是飛機上彈鋼琴--想得高,瞬間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
但是,我還是一咬牙一跺腳,取消關注了。原因同樣有三條。
第一,最無厘頭的一條,我不喜歡羅胖的語音。確切地說,不喜歡他演講的語調,口氣。如果他的語音再逼格一點,也許我會喜歡。總感覺他的語音比較平淡,沒有氣勢,沒有抑揚頓挫之美感。時間長了,感覺自己說話都要被他同化了,這是不好滴。
第二,內容過于碎片化。這里的碎片化指的是,內容的大眾化,沒有持續推送自己關心的內容。由于邏輯思維受眾廣泛,從事各行各業的都有,因此,羅胖不得不隨著目標客戶走,各行各業都要涉及,形成了內容的泛化,對每個訂閱的客戶不能精準推送,也許很長時間才能聽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第三,推送方式不快捷。每天必須聽完60秒語音才知道今天的內容是什么,輸入關鍵詞之后才能看見今日的“本尊”,然后,需要購買。購買無可厚非,畢竟是內容付費。但這種方式與快節奏的對象和生活方式兼容不夠好。可以說,參加這些內容付費的群體都是“本領恐慌”一族,需要快速有效地接收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語音相對文字來說,首先接收不方便,其次,不直觀,第三,不能快進。也就是說,語音的形式恰恰與受眾的生活方式和要求對接不到一塊。我每天都是利用坐班車等零散時間來收聽,人多聲雜,沒聽清楚或是聽到感興趣的內容想重聽,還得從頭再來,既浪費時間,又十分不方便。
相反,我對“秋葉大叔”“咪蒙”等號關注之后,十分欣賞,一直在看。
首先,他們有溫度,有互動。時不時還有小段子,小故事,在吸收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放松,算得上是“勞逸結合”。
其次,是方便。這個方便就是相對于上面第三點來說的。什么時候想看,隨時能看。而且,順著看,倒著看,都行。
第三,內容相對集中,大部分都是我想看、想了解的內容,不用花費多大心思去做選擇和取舍。
最后,說一聲,邏輯思維加油,雖然取消關注,但還是欣賞你,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