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公路關鍵詞:新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絲綢之路中心、沙漠干尸、沙漠中的小村子、拍照取景地、胡楊林。出行方式:包車,不開車,騰出手來拍照片。出行時間:早上出發,不那么曬。
塔克拉瑪干沙漠掃盲: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中國第一大沙漠、世界流動沙漠前三甲。這里地屬新疆,位置偏僻、氣候惡劣,且極其缺水,缺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別的地方的動物都冬眠,這里的動物,夏眠。。。(下一張圖上有亮點,你,發現它了嗎?)
所以當年這里被先人稱作“死亡之海”真的不為過。塔克拉瑪干一詞,背后的意思就是“進去就出不來”。順便在這里感謝一下大熱天帶著我上路的“御用”包車師傅,敢走這條路的司機,都是漢子。
塔克拉瑪干沙漠繼續掃盲:這是一個巨大的沙漠,有多大呢?就是:新疆總面積占我國六分之一左右,一共有14個地級市(區或自治州),光這片沙漠,就占了其中4個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蘇地區、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在舊時候,對于當地的百姓而言,這樣嚴酷的自然條件,連路都沒有,簡直是生靈涂炭。
1995年,我國貫通了第一條沙漠公路,從此實現了人類自古以來征服“死亡之?!钡膲粝?。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輪臺縣,途徑石油基地塔中,直至和田地區的民豐縣,從南至北,這條沙漠公路全長566公里。這條路也創下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它不僅造福了一方百姓,更是揭開了這片神秘沙海的面紗一角,從此,這里成了旅行者們到新疆旅游的必經之地。
站在沙漠公路邊上,拍下的照片是這樣的。我不止一次聽走過這條路的驢友講:沙漠公路只有沙子,不好玩。所以在這里就詳細分解一下,在我們這種旅行老油條的眼里,這片沙漠,究竟該玩些啥。預備開始劃重點。
重點一:無論你走這條路是從南到北,還是從北到南,有一個地方是一定會經過的,那就是沙漠公路的終點,新疆和田民豐縣。這里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博物館,陳列著被盜墓者從距離民豐縣百公里開外的尼雅遺址里偷出來的三具沙漠干尸。而尼雅遺址,就是傳說中的精絕古城。(友情提示:下一張圖片可能會引起局部不適,翻閱前請做好心理準備。)
尼雅遺址如今是關閉的狀態,進不去的。但從這個博物館所陳列的物品里,可以近距離地觸摸一下神秘的尼雅文化,嗅一嗅千年前的人類的味道,給這趟沙漠公路之行添上特別的一筆。
重點二:墓群。在去往沙漠公路的途中,會遇到維吾爾民間墓群,這里每變換一種地貌,墓地的風格就完全不同。這條路附近的墓,修得有點像嬰兒床,是我在新疆一路上見過的最溫暖的墓。對墓有興趣的驢友如果路過這里,可以順道拜祭一下長眠在這里的故去的人。
重點三:沙漠中間的鄉村——安迪爾鄉。在沙漠公路475界碑附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牌子,沿著牌子所指的方向開大約20公里左右,就是沙漠中心的村子,牙通古孜村。這個村子的居民不足百戶,在通路之前,和外界幾乎沒有聯系。
那天很不巧,安迪爾鄉在修路,所以我們只好放棄了這一截路程。下一次去,準備和志愿者一起,帶點慰問品過去探望老鄉們。驢友們有去過的,也歡迎分享一下感受。
重點四:塔中。顧名思義,它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間的一個落腳點。嚴格來說,它本來不是落腳點,而是一個石油基地。一條沙漠公路500多公里,一天完全可以開過去,所以大部分人不會停在塔中這個地方,但是我的建議是:這里一定要停,要住一晚。這里有的玩。
我在這里發現的第一個寶貝:石油開采車。這些車,巨大無比,一個輪胎就一個成年人那么高,小伙伴們都沒有見過這么大型的汽車,一個個眼都是直的。在經過同意之后,我們興奮地沖進去,和這些大家伙合影留念。
傳說中的:穿著高跟鞋能走到汽車底下去,大致也就是這樣了吧(偷笑)。和它們比,感覺自己好渺小,大家東看看西瞧瞧,簡直對它們愛不釋手。這些車造價都不菲,記住只能看,不能摸哦,摸壞了賠不起的。
我在這里發現的第二個寶貝:360度無死角的純天然拍照大背景。整個沙漠公路,能找到這樣背景的地方,只有塔中。一來公路上面沒有這么成熟的條件,一定要在沙漠腹地才可以,二來塔中是一個有人類居住的沙漠腹地,攝影條件得天獨厚。友情提醒:塔中缺水,所以這里的賓館,淋浴使用的是循環水系統,所以最好自備一瓶礦泉水來刷牙和飲用。
重點五:胡楊林。沙漠中的胡楊耐得住水也耐得住旱,因生命力極其頑強而久負盛名,我想我也不必過多介紹它了。在沙漠公路的前段,可以拍到大片大片的胡楊林勝景;在沙漠公路的中段,胡楊不再為林,所以又可以拍出沙漠胡楊稀稀疏疏的凋零之景。帶上你的相機,去吧。友情提醒:不要靠得太近,那里的蚊子,可是會追著人跑哦。
我一年四季都在路上,為你分享旅游達人私藏旅行線路,歡迎關注,我來探路你來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