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攝影師風間ViC,一直以來自己非常喜愛濱田英明大師的作品,也被他作品當中所散發出來的那份清新與細膩感所吸引,所以自己的拍攝風格也不自覺地朝這個方向前進。
下面文章里地這組作品是我今年初在北海道所拍攝的,在網上收到了不少朋友留言、私信詢問關于后期的方法。
這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調色方法順帶簡單地分享一下拍攝思路,希望對一樣喜歡日系清新風格的你們可以帶來一些幫助。
圖文 | 攝影師:風間ViC
???本文約?1500?字,細讀全文需?8?分鐘
?拍 攝 思 路?
在一些日系作品中,我們時常可以發現,許多日系攝影師喜歡將畫面做比較大面積的留白,一來也可以確保構圖畫面的干凈以及照片中出現的顏色不會過多導致畫面顯雜亂。
例如我下面的幾張作品,在拍攝時以刻意的留白構圖方式讓畫面保持干凈。
抓拍也是很多日系作品照片中時常出現的一種手法,這種方式拍攝的照片往往能呈現出那種看似不經意卻又真實感的畫面。
等待電車時隨手拍下身旁一同等車的小女孩。
等紅綠燈時拍下車道對面的行人。
下車的時候拍到站臺上人來人往的瞬間。
有時候也會讓自己入鏡。
拍下迎面行駛的汽車。
拍攝思路的部分就用幾張作品簡單地稍微帶過,我想大家還是比較想知道調色的方法,接下來,我們開始進入調色分析環節吧。
?調 色 分 析?
△ 移除調色前后比對
?白 平 衡?
原片完美遇到雪景拍攝常的常規問題,白平衡失準整體偏藍,加上曝光也明顯不足。
在后期的處理上,我們先把一些跑偏及不足之處都優化后,再來進入調色步驟。
1.所以首先我們先把往左邊跑的色溫向暖色方向拉,拉到我們覺得比較理想的環境顏色位置
2.接著是曝光部分,當然也是直接往右邊拉至理想的亮度,這里我們風格走明亮清新風,可以稍微一些過曝,也是可以的,依造個人喜好調整
3.降高光(亮部)使過亮部分回到正常曝光度
4.拉高陰影使照片整體保有一致性的明亮度
5.針對環境來適當調整白色跟黑色色階
6.最后稍微減低一點飽和度
?色 調?
1.基本上是使用實現“膠片色”的 S 曲線貫穿全場
2.“灰中做一點小對比”,所以 RGB 曲線則是一個小的 S 就好
3.紅綠及藍曲線因原理較復雜,則是按造以上 S 型來調整,基本上就是通用型的 S 曲線為依據,適當的調整就好
1.色相部分沒有特別需要基本上就不去動它
2.飽和度,因為照片風格的關系,在這里主要會以降低為主,主要針對畫面中比較重色系的物件去弱化其飽和,使畫面整體清新程度一致
3.明度,與上面的飽和度一樣,針對畫面中涉及比較需要調整的顏色去調整,主要讓照片走清新感,所以明度大部分都是往右依需要來做添加
以此照片為舉例,降低紅色主要讓畫面中紅色的物件不太過于搶眼。降低橙色,讓樹木及人物膚色與出現的黃更為清新。降低水綠色,跟上面提到的紅一樣,減少畫面中的綠燈及招牌不太過于搶眼。降低藍色,原理與上面一樣,使特定物件顏色輕一些
實際上你們可以依你們的照片去分析,看具體需要去調整的顏色為哪些。
?分 離 色 調、細 節?
將亮部往右拉到 208 左右,飽和度設定 14,想將畫面變成帶點藍的日系色調。
增加一些銳化,讓畫面層次更明顯。
?顏 色 校 正?
根據畫面適當做些調整
1.紅原色色相的增加,使畫面紅色部分更柔和一些偏橙紅色
2.綠原色色相的增加,讓整體畫面更偏向日系的青而不過于死黃
3.藍原色飽和度的增加,讓整體畫面增添層次感
4.最后基本上所有調色都已經在 LR 完成調整,大至上就可以直接出片了
以上教程原理大致如此,實際上你們可以依你們的照片去分析結合運用
最后如果修片過程對于風格方向抓不準,分享一個小 tips,你可以在修片時同步打開我的照片以直接做對比的方式去對比修片。
轉載自圖蟲
以上分享,希望對于各位有所幫助
我是攝影師?風間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