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電影里看到老外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鏡頭都超級羨慕,陽光,沙灘,微風,大海,簡直就是夢幻般的場景。然而,現在,我躺在沙灘上,吹著海風,看著遠處的船內心無比的惶恐,我親愛的媽媽到了這片沙灘后就不肯走了,我不知道她要待到什么時候,因為她居然開始打坐了。
我承認我就是那種恨不得三天游完一個城市所有景點,以后就再也不用來了的人,現在被逼著在海邊曬太陽,我真是覺得我的人生我的生命都被浪費掉了,但是,我又不能強迫不讓我媽曬太陽。在煩躁與抑郁還有不斷催促媽媽快點走掙扎了半個小時之后我發現我確實沒什么辦法改變我媽,她說她要到四點以后再走,看一眼表,天吶,我足足還要在沙灘上待一個半小時!
認清我還要在這個沒有人聊天沒有wifi的烈日下的沙灘待一個半小時后,我開始四處走走逛逛,也不敢走太遠,媽媽還在那個大石頭上打坐,一會海邊看看,一會堆沙子的小孩邊轉轉,一會抓螃蟹的邊上站站,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為了假裝在海邊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我開始計算每一次潮水拍打岸邊的聲音,第一次7秒,第二次4秒,第三次八秒,一定是我計算方式不對,重來,依舊每次浪花拍岸的時間都不完全一樣,我也不知為什么也沒用興趣知道為什么,反正我看到的就是這樣。算時間沒興趣后我拿出相機開始拍海浪,浪起,浪來,浪花涌過來,泡面散開,好像每一次都一樣,又每一次都不一樣。拍照也沒興趣了再看看表還有一個鐘頭
內心又開始騷動起來,沒有目標的兩個小時真是太難受了,好想要wifi,好想刷淘寶,刷微博,刷朋友圈(其實我就是舍不得流量而已),沒用了娛樂工具,我把我悲慘的現狀告訴鄧先生,回曰“發呆,思考人生”,別無選擇的我于是開始思考人生了,我可以漫無目的的刷淘寶兩個小時,可以漫無目的的刷朋友圈兩個小時,也可以漫無目的的刷微博兩個小時,此刻為什么我不能漫無目的的在海邊曬兩個小時的太陽,十一月的廈門風輕云淡,游人不多,陽光正好,為什么我不能像電影里悠閑的老外一樣?我真的是想要一個目的嗎?我干過那么多沒有目的沒有意義的事情,真的這么在乎多這么一件沒意義的事嗎,旅游的意義又到底是什么?
問了自己一連串問題后,突然發現我不是害怕我的時間被浪費,我是害怕我花了這么多錢來旅游沒有看到足夠多的東西,我怕我來過了這里卻錯過了最美的景色,我希望不斷有新的更美的風景來拼命填滿我的欲望,有足夠的照片來發朋友圈,有足夠多有趣的故事回去向小伙伴們炫耀。帶著這個終極目的看在沙灘曬太陽這件事真的就是浪費
原來我出來旅游就是為了炫耀,那我為什么看別人曬太陽那么羨慕呢
真正花時間在沙灘曬太陽的人大多是不需要炫耀什么的吧,因為已經得到了
對我來說沙灘曬太陽是看完了風景,拍完了美照完成了以上所有還有足夠的錢和時間才能做的事情,而我沒有足夠的錢就不能浪費來廈門的時間來享受這么奢侈的事情
對于我終究還是欲望太多,而配不上這么美的風景
想到之前看過的夢想改造家里面一些經設計師精心改造后的小屋功能齊全,滿足多種需求,最后不知何故多功能被放棄使用,成為雜貨間,周圍堆滿垃圾,最后變成改造前的模樣。當時看報道的時候有句話印象跟深,“有品質的生活,從來都是別人給不了,也改變不了的,房子是別人設計的,生活卻是自己過的,有些人,就是給他穿黃袍,也注定是跑龍套的角色”,是啊,主人希望自己的小屋功能齊全并現代化,有這些功能后住著住著又變成了當初的雜貨間的樣子,就像我心心念念要來海邊,來了卻覺得待著沒意思想要趕緊換下一個地方, 這簡直就是我的真實寫照,給了我陽光沙灘依舊燦爛不起來,想要的太多卻什么也抓不住,根本做不了自己主角,每次看電影都羨慕的場景,真的到了卻無福消受,因為我就沒有消受的能力。
鄧先生常說在哪兒都有風景,一花一木皆是風景,從前一直認為他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在我看景區的風景就是和家鄉的山水不一樣,花了錢的就是好的。這次我終于明白了,缺少一雙慧眼,就算在景區也痛苦難挨,有欣賞的能力,到哪都能發現美
有品質的生活從來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活出來的
我學著張開耳朵,滿滿的海浪的聲音,閉上眼,臉頰邊微風吹過,每一寸肌膚上都沐浴著陽光,用全身的觸覺去感受海的味道,原來這么美,原來這么幸福。每一次呼吸好像都伴隨著每一個細胞的活動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與美好,從焦慮煩躁中完全解脫,好像整個人都升華了一遍。
生活是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已經身體里每一個細胞都是自己的,過你想過的生活從體會當下開始~
愿大家都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