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里有一句話說:大多數(shù)人如果能給更多的事情一個機會的話,他們的問題都能解決。書本與人產(chǎn)生共鳴需要一個過程,我們給自己去讀那本書的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去了解一個自己不曾知道的世界。
2017年8月 8日? ? ? ? ? ? ? 星期二? ? ? ? ? 天氣晴轉(zhuǎn)陰
? ? ? ? ? ? ? ? ? ? ? ? ? ?
今晚把《島上書店》看完了,這是我時隔差不多一年后再次讀《島上書店》,去年9月份第一次看,雖然有看到好句子,但整體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還挺一般的。
記得今年好似4月份這樣,有一位大學同學在微信上問我有看過《島上書店》,那時我說有看過,但是感覺很一般呢。因為我這樣說當時同學還在國內(nèi)就沒有買。
昨晚一口氣看了160多頁,早上也看了20多頁,還沒有看完,今天下班后就趕忙回家運動完,然后吃完晚飯就拿剩下的來看,看完《島上書店》和以前的感覺非常不一樣。
這本書寫得真是太好了,好像就是專門寫給我這樣獨自一人生活,喜歡讀書享受讀書時光的人,還喜歡寫點小文章的,還有對愛情充滿期待又有各種疑惑的人。
這次也是快速閱讀,但是印象很深刻,或許是因為堅持一年多的閱讀習慣讓我的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從量變轉(zhuǎn)換成了質(zhì)變。
非常的喜歡這本書,與你有緣的總會再次相遇。很多事情你愿意再給它一次機會,你的很多困惑都將得到解決,我給自己重讀《島上書店》的機會,也就解決了我不明白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歡這本書。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巴黎圣母院》是小學的時候,那時候看了差不多一個月才看完的,然而看完了什么也不懂,我就覺得這本書不好。
小學時我也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但那時候我是看得明白的, 至少我知道主人公很勵志,如今我還記得這本書的大概內(nèi)容呢。
正是因為能看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而《巴黎圣母院》看不明白,就更覺得書不好。而高中時老師說它是世界名著,也看到很多人說喜歡《巴黎圣母院》。
高中假期我就決定再看一次《巴黎圣母院》,這一次我看明白了,我仿佛就是書中的卡西莫多,卡西莫多是丑陋的敲鐘人,暗戀著美麗的女主。我當時很胖很丑,暗戀著一個非常帥氣的男生,而那個男生很花心,但我就是喜歡他。
在書中找到了一個像自己一樣的人,找到心靈安慰,原來也有人和我一樣,暗戀美麗的人兒,就算那個人不是大家眼中的優(yōu)等生,但是那就是人的真性情,于是我就愛上了這本書。
兩年前我的大學同學回國結(jié)婚生娃,她送給了我一箱書,而《巴黎圣母院》也在其中,我想我還是會第三次讀《巴黎圣母院》的。
今晚拖地的時候聽了15分鐘的《蔣勛細說紅樓夢》,恰好講到關(guān)于劉姥姥的片段。我給自己讀《紅樓夢》的機會,也是一種美好的相遇!
我記得小時候我看電視劇87版的《紅樓夢》,當時我是看不下去的,因為我不喜歡哭哭嘀嘀的林黛玉。然后,我就放棄了看《紅樓夢》也是因為這個片面的想法讓我《紅樓夢》電視劇擦肩而過,也讓我《紅樓夢》的書籍擦肩而過。
但是我電視劇中劉姥姥進賈府的畫面非常的清楚的記得。我記得高中的課本里也有選段是關(guān)于《劉姥姥進賈府》的,因此我對《劉姥姥進賈府》這一篇章非常的有感覺。
但那時我的感覺僅限于嘲笑這個鄉(xiāng)巴佬,覺得這個鄉(xiāng)巴佬太土了,也太沒自尊了。當然我也就不喜歡劉姥姥這個角色,只是覺得她是一個丑角。
她在賈府吃東西的畫面還有看什么都感覺見識少,而今晚又聽到關(guān)于劉姥姥進賈府的片段,我卻有了新的想法。
其實我覺得劉姥姥她是一個非常樂觀的人,你是非常幽默的人,當然也是一個非常會自嘲的人,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懂得在人前低頭的人。
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又有幾個人能做到像劉姥姥那樣。面對那么富有的人家,她不僅不自卑反倒自我解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這是一個多么達觀的人。
人的看法和想法總會隨著時間這流逝還有生活的閱歷的改變而改變,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或是對別人有更新的認識,也逐漸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感受他人的感受。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理解。
我們不要太主觀的去看待文學中的人,而應(yīng)該客觀的把文學中的人放到當時的環(huán)境中去,或是把自己放到當時的環(huán)境中去,我們就會體會到他們當時的心情和心境了。
就像當時我因為看到電視劇,看到林黛玉一直在哭,一直在鬧小別扭,所以非常的不喜歡這樣的女主角,從而使我一直拒絕或有關(guān)于《紅樓夢》的事情。
現(xiàn)在《紅樓夢》中我最愛的就是林黛玉,癡迷她。不管是書中的林黛玉還是電視劇版的林黛玉我都非常的喜歡。曾經(jīng)有那么一段時間,我還把電視劇版的林黛玉當作我的QQ頭像和微信頭像,可想而知我是多么的喜歡她。
人生就是這樣,我們不僅跟自己開玩笑。也被別人開玩笑。但最終發(fā)現(xiàn)不管是自己和自己開玩笑,還是被別人開玩笑都是可笑之人。
當然,我也很慶幸自己最后還是愛上了《紅樓夢》,不管當初發(fā)生過什么,那都是過去的事,最主要的是現(xiàn)在我非常喜歡《紅樓夢》,還好,最后還是與它有了緣分。
作為文科生,16年的學校生涯,我都沒有讀過《紅樓夢》這是一種遺憾,遺憾于我沒有給自己機會去了解《紅樓夢》。大學畢業(yè)工作差不多三年后我才開始給自己機會讀了《紅樓夢》。
曾經(jīng)有一個月的時間,我的所有業(yè)余時間都是在聽《蔣勛細說紅樓夢》、看電視劇《紅樓夢》,讀兩本厚厚的《紅樓夢》。那一個月,我竟然是那樣的癡迷于《紅樓夢》這是我不曾想象過的美好感受。
《島上書店》里有一句話說:大多數(shù)人如果能給更多的事情一個機會的話,他們的問題都能解決。書本與人產(chǎn)生共鳴需要一個過程,我們給自己去讀那本書的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去了解一個自己不曾知道的世界。
費克里先生給自己機會去讀阿米莉亞推薦的書,也給機會自己重新認識阿米莉亞,最后遇到了自己的第二次愛情。
我們也多個自己一個機會,去讀自己沒讀過的書,愛沒愛過的人,走沒走過的路?;蛟S我們所困惑的一切都將會得到解決,愿你也能像費克里一樣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幸運遇見你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