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編者語:李寧老師于1979年10月出于湖北武漢。 2005年畢業于湖北美術學院水彩畫專業,獲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 2010年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專業,獲博士學位?,F為湖北美術學院副教授,水彩畫系技法教研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的畫先后50余次在國際國內參賽或獲獎,或許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水彩畫未來大咖。】
水彩畫青年畫家李寧的生活,是優雅的、安靜的,淡泊的。讀他的一系列畫和看他的一些工作生活照片,就知道作畫的人,時光是慢的,一寸一寸的光陰在往前靜靜的移動。
李寧有自己的世界。
畫家站在這里,本身就融入了一幅畫中。
有時,瞄一瞄自己的心血之作,就像打量自己的孩子那么親。
2016年, 世界環境日,李寧同作家劉醒龍參加楚天都市報舉辦的萬里長江人文行。圖為啟動儀式。(左一為李寧)
2015年,接見美國國家水彩畫主席肯歌德曼先生一行。世界上最厲害的水彩畫名家,不是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挨在一起嘮叨的。入門,入室,入道絕不是簡單的一句話,有時候在一塊小地盤抽支煙或者曬一會兒太陽,都需要難以想象的藝術磨難、履歷和成果做介紹信。入右一為李寧。
作品成果一旦被搬運到報紙上后,它就會融入久遠的歷史了。
裝訂畫框時,差不多就是一種粗活兒。幾分鐘后,就會是另一番風情了。
擼起袖子和不擼起袖子干,就是這個架勢了。畫室明凈,環境優雅,作畫是一種勞作,也是一種忘卻塵世紛擾的修身養性,也是一種休息。喜歡一種藝術后,不再東張西望的人才會碩果累累的吧?
在詩情畫意中,在溫暖的家里,暈一會兒神,發一會兒呆,也是很爽的,有時甚至與喝茅臺酒差不多,享受哦,信不信由你。
指導學生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心血和智慧,向外汩汨流動的過程,你沒有靈氣的心,聽也是白聽,流動的東西一眨眼就溜走了。
李寧創作的部分畫作:
意大利那塊地方,足球比較狂熱,我去過一次歐洲,那次在意大利,天空飛著直升機巡邏,因為下面有一些人正在游行。導游說在歐洲,意大利人比較散淡,也屬于較窮的國家之一。從此,我對意大利有了一些偏見。
可是,李寧眼中和畫中的意大利鄉村,竟然是那么的恬靜和美麗,洋溢著無以言說的柔情和詩意。
以上都是李寧畫的意大利鄉村系列,意大利這個國家的足球,米蘭,AC米蘭,他們充滿激情的足球,也許因為李寧的畫,我們需要重新打量了。
船是一個很枯糙的物體,很難畫。李寧卻非??釔郛嫿小⒑又小⑺械囊恍┐瑑?。而且畫得很耐心,很有動感和質感,水中的船,在他的畫筆下有了水靈靈的生命,意境濃郁而深邃。一條沉默的船呵,它是水中畫,江中的詩,是憨厚的動物和生物,它是水和人類共同的親戚。
《不再留戀》
李寧關于畫畫的體會:竟然與水有關,所以他愛水,愛畫船。——
【 萬物起源于水……
水乃性靈之物……
一直關注水景,其柔和、清澈、純粹的斑斕物象總令我癡迷。
以期在有限的時空間內保留水的靈動與爽朗的痕跡。
水天一色,物我兩忘。
在藝術判斷多元化的今日,內心對具象表現還是保持著一份執著的敬意。萬物有靈,澄懷觀道。
《不再重現的風景系列》、《不再留念系列》的意義界定也許正在于此,通過繪畫找尋一處精神出口,以記錄曾經和即將發生的回憶……】-------李寧關于畫畫的感言
在李寧眼里,船與水相依為命的。
《流年》
時光,是一團亂麻。一輛摩托車模模糊糊、迷迷糊糊地地不由自主地往前開,車上有人也好,沒 人也好,它都在匆匆前行。
春夏秋冬無休止循環,我們在一天天老去。別忘記一輛急馳而去的摩托車。
《朱家灣》
荷葉在漸漸老去,湖水依然多情,近處的橋,遠處的樹,以及隱在樹后面的水井、炊煙和小黃狗,依然是千年不變可愛的故鄉水彩畫。
仍然是意大利,這么美,是我最喜歡的畫,我實在舍不得把它都放在前面一塊兒。這幅畫的美學底蘊真是有得瞄,有得想,有得悟。
這樣的畫,各種色彩、大小,強微,彼此抬莊,互相對比、襯托,爛熟于心,恰到好處。絕對的大師筆墨了。
這樣的畫,賞心悅目,怎么瞄怎么舒服,真值得收藏。
? 李寧非常滿意自己的愛好變成了一種職業,各方面都給他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氛圍,他認為,機會總會留給勤奮、執著和悟性的人。畫家本人很低調,很害怕我寫什么,我轉彎抹角弄了點他的資料寫這這篇小文,他仍然希望我勿過多傳播。他一再強調,藝術前面聳立著一座又一座高山巨峰,非常艱難的事,一輩子都得潛心修煉才行。
的確,藝術是需要”熬“的,謙卑而信心滿滿的李寧是大可期待的,日后他若能成為一枚很牛的畫壇大咖什么的,我一點都不感到驚異。
期待中,李寧先生繼續加油。
【甲紙,另有筆名喬橋,蕎麥。偶爾到網上為才華人士和草耕奮進者發出微弱吆喝?!?/b>
? ? ? 2017-4-22 武漢
附:李寧獲獎及參展概況:
個人參展與獲獎:
2016年 《中國紅》入選“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優秀作品展”(西安美術學院)
2015年 《不再留念》獲第五屆全國青年美展最高獎---優秀獎。(上?!ぶ腥A藝術宮)
2015年 《器-1》(又名《Late winter》)受邀參加“越南第一屆國際水彩畫展”。(越南河內)
2014年 《明日的旅行》獲“湖北省第六屆高校美術與設計作品展”銀獎。(湖北省美術院展覽館)
2014年 《中國動力》榮獲湖北省第十二屆美術作品展覽銅獎,并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武漢美術館)
2014年《明日的旅行》入選“第二屆全國青年水彩畫展”。(山東)
2013年 《不再重現的風景-12》入選“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優秀作品展”。(山東美術館)
2013年《不再重現的風景-11》(又名《紅日》)入選“深圳國際 水彩畫雙年展”。(深圳美術館)
2012年 《不再重現的風景-5》獲“第二屆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雙 年展”最高獎---優秀作品獎。(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
2012年 《歸-3》入選“第十屆全國水彩、粉畫展”。(廣西)
2012年《歸》獲“湖北省第五屆高校美術與設計作品展”---銀獎。(湖北省美術院展覽館)
2011年 《西貢印象》入選“第二屆中國當代學院水彩藝術展”。(中國美院)
2011年《回 歸》獲“第二屆全國小幅水彩畫展”最高獎---優秀獎。(安徽)
2010年《靜·界》獲“第九屆全國水彩、粉畫展”---優秀獎。
(浙江)
2010年《寂境——75》入選“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雙年展”。 (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
2007年 《寂境——75》獲“第八屆全國水彩、粉畫展”優秀獎。
(大連)
2007年 《晨 曲》獲中國第八屆藝術節繪畫類優秀作品獎。(武漢)
2006年 《灘》獲“湖北省油畫、國畫、水彩畫風景展” 最高獎---
學術獎。(武漢)
2006年 《靜靜的午后》獲“湖北省第五屆水彩畫展”優秀獎并獲“湖北省美協成立50周年作品展”優秀獎。(武漢)
2004年《兄弟連》入選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并獲湖北省第十 屆美術作品展覽優秀獎。(汕頭市博物館)
2003年 《徽州風景》入選“全國首屆粉畫展”。(蘇州博物館)
2002年 《跡》獲“全國水彩寫生精品展”---優秀獎。(浙江)
2002年 《老屋往事》獲“第六屆全國水彩、粉畫展”---優秀獎。(上海美術館、深圳美術館)
聯 展:
2017年 “2017 中國當代學院水彩畫名家邀請展”(武漢大學)
2016年 “2015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年度提名展”(東莞·莞城美術館)
2015年“中國寫實水彩第一回展”(汕頭)
2015年“現象·現實—中國水彩名家作品展”(山東濟南齊魯藝術館)
2014年 《午后·漢陽造系列》受邀參加“武漢印象—一方水土作品展”(武漢美術館)
2014年 “彩韻華章-湖北美院水彩畫系師生五人展”(青島旭峰水彩藝術館)
2014年“學院的品格—水彩學術邀請展”(廣州美院美術館)
2015年“似水年華-湖北青年水彩畫家五人展”(武漢榮寶齋)
2013年 “水一方—海峽兩岸水彩聯展”(臺灣·新竹)
2013年 《學院精神---湖北美術學院水彩畫系教師作品展》
(東莞·莞城美術館)
2013年 “鄂魯兩地水彩畫家邀請展”(濟南·齊魯晚報書畫院)
2012年 《京都印象》參加《水平線-藝術作品展》(武漢藝元空間)
2011年《三昧·春》湖北美院三人水彩聯展(武漢·大楚畫廊)
2011年 《水彩·水彩》湖北青年水彩展(武漢·美蓮社藝術空間)
2010年《船系列》參加“回顧與展望—湖北水彩畫邀請展”(湖北美術館)
個 展:
? ? 2015年 《寧·境》 青島旭峰水彩藝術館。
多幅作品發表于《美術》、《中國水彩》、《漢上書畫》、《現代投資》,《長江日報》個人專訪,作品為湖北美術館、湖北省美術院、武漢美術館、莞城美術館、蘇州市博物館、上海全華水彩藝術館、青島旭峰水彩藝術館及海外畫廊、企業、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