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從選書、購書、讀書、記錄、活用這五個方面分別展開,教你如何做讀書筆記,很多方法已經知道了,但還是有一些收獲。
1、建立閱讀清單(購書清單)
之前自己總是隨手把哪本想要讀的書的書名隨手寫在一張紙上,后來都找不到了;也試過用手機上的清單工具記錄,但是沒有堅持下來;或者把想看的書都添加在書架上,又沒有做好分類,導致書架很亂,每次找都有點浪費時間。
看過書之后,現(xiàn)在打算將想讀的書統(tǒng)一記在一個小本子上,寫下書名、作者、出版社、分類、想讀的原因,讀完就做個標記。
2、手寫讀書筆記
之前自己也手抄過讀書筆記,但是一本書想要摘抄的內容往往有點多,手抄費時間不說,還影響了閱讀的好心情,更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難以堅持下去。
這本書的方法是,讀過之后,可以不馬上摘抄,放一段時間之后,或許很多內容就沒那么有吸引力了。書中提到了一種方法,先通讀一遍,在感覺重要的地方折個角;再把折角的幾頁重新讀一遍,如果仍然覺得很好,就把那一頁的另外一個角也折起來;重新讀一遍折了兩個角的幾頁,仍覺得值得一讀,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用這個方法,可以保證摘抄的都是精華,而且對于書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
另外,很重要的是,在摘抄之后要寫上自己的想法,與書本建立聯(lián)系。
3、重讀讀書筆記
對于手抄過的筆記,或是電子書的劃線、標注,自己都沒有回顧,導致讀完就忘。經常回顧自己的筆記是個非常好的習慣,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促進活用,用重讀筆記代替重讀整本書,可以節(jié)省非常多的時間。
4、為讀書筆記建立索引
如果辛辛苦苦寫了讀書筆記,需要用的時候卻怎么也找不到,估計會讓人很抓狂吧,所以,為讀書筆記建立索引很有必要。可以用筆記本編號、讀書筆記日期、書名、作者、主題、關鍵詞建立索引,最好是電子表格,一搜索就可以馬上找到。
5、開始主題閱讀吧
之前自己讀書都是這個讀一本,那個讀一本,毫無體系可言,這樣很難建立起對某方面的認知。
作者提出一個方面,根據(jù)你的困惑或是想要了解的主題選三本書閱讀,做讀書筆記時分別寫出三本書的觀點和自己的想法,再做分析和討論。
其實,也就是用主題閱讀的方法來讀書。今后,我打算每周定一個主題,選出想讀的三本書,先分別寫短評,再整合起來寫一篇書評。
6、讀不進去經典怎么辦
或許是因為小時候沒有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對于那些經典小說、學術方面的經典著作,我的態(tài)度往往是敬而遠之,感覺經典就好像高山一樣,只能仰視。
書上說,對于自己看不懂的經典,可以先看比較簡單的版本,比如漫畫版、導讀版、白話版、解讀版……先把簡單的讀懂了,再去看經典。還有一個理念很不錯,“等這本書變得有趣的那一天再讀”,在此之前把它放在經常可以看到的地方培養(yǎng)感情,即使是放在枕邊用來催眠也可以。等你真正想讀的時候,再用幾個小時或者幾天一口氣把它讀完。以后,對于讀不進去的經典就可以用這個方法。
雖然大家都說讀書要讀經典,但是經典往往都是有一定門檻的,不是隨便翻翻就懂了的,在此之前需要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而且,讀經典需要花費的時間也很長,時間長的甚至要花費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一般人也沒有這種毅力。
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商業(yè)類圖書便成了暢銷書,既能學到方法,又不會花費太多時間。那么讀這些暢銷書甚至心靈雞湯是不是就顯得很low 了呢?其實未必,書的價值不在于內容多么高深,而在于對你有沒有啟發(fā)和幫助。尤其是對于那些不愛讀書的人,這些書或許可以讓他們看到讀書的好處,開始熱愛閱讀,從而接觸到更多更好的書。而且,即使這本書不怎么有價值,但是其中的一句話打動了你,一個方法改改善了你的生活,那這本書也就沒有白讀。
最后,閱讀的方法有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然后堅持下去,或許慢慢的,你也會有屬于自己的更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