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武俠江湖風起云涌之際,梁羽生、金庸、古龍并列為武俠三宗師。
他們用文字編織出一個充滿家國情懷、俠義精神、熱血真情的江湖世界,這里烈酒喝盡、熱血灑盡、刀光劍影、快意恩仇。
一代宗師梁羽生——
笑看云霄飄一羽,曾經滄??缴?。
1954年初,香港。
太極派與白鶴派相約比武,擺下擂臺對決。此事在香港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一時間萬眾矚目。
這次比武觸發梁羽生寫下了《龍虎斗京華》,梁大俠初現江湖,開新派武俠風氣之先。
梁羽生出身書香門第,家學淵源深厚,曾拜史學家簡又文為師,又受國學大家饒宗頤的指點,他的江湖里始終流露著古典書生的氣息。
千古文人俠客夢,梁大俠的江湖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俠肝義膽亦不失儒雅。
他將自己的書生抱負付諸江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當屬張丹楓。
一襲白衣一匹白馬,吟詩仗劍,縱橫天山大漠、煙雨江南,“亦狂亦俠真豪杰,能歌能哭邁俗流”。
《萍蹤俠影錄》中的相國公子張丹楓,身負家國之命,胸懷天下蒼生,民族血脈深刻于他的骨血,他說“死了化灰,也是中國之人”。
瓦剌入侵中原之前,張丹楓毅然決然放棄瓦剌對于他的養育恩情,千里歸故國,以自己胸襟氣度和對蒼生的悲憫,化解了國恨家仇,幫助明朝挽救危亡華夏。
他既秉承了儒家文化的血緣——有著強烈的入世精神,又有著江湖兒女的豪邁灑脫——視功名利祿為浮云。
他唱著長江萬古之愁出場,又在太湖煙波中決然隱去。
張丹楓是梁公本人最滿意的人物,他身負文才武略,至情至性又豪邁灑脫,集唐俠宋韻魏晉風度于一身。
這樣的完美人物,武俠江湖中可能只此一人,在他身上寄托了梁公的俠骨文心。
從1954年到1984年,35部作品,1000萬字的刀光劍影,粱大俠創建了一個由唐朝至晚清,平行于歷史的的武林江湖。
這個江湖里充滿了家國天下,民族興亡,愛恨情仇,俠骨仁心,名士風流。
從中撲面而來的,是中華千百年文化熏染的浩然正氣,翰墨書香。
? 俠之大者查良鏞——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1955年,香港。
時任《大公報》專欄作家的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發表《書劍恩仇錄》連載,金大俠一舉成名,一時金梁并稱瑜亮。
此后,金大俠博采眾長、融貫中西、貫通古今,成為武俠世界集大成者,一手造就了武俠小說的巔峰。使武俠小說登上大雅之堂,得以雅俗共賞。
金庸出自海寧查氏,數百年的江南名門,深受傳統文化濡染。他的江湖同樣家國天下,俠骨丹心,但更加大氣磅礴。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笔牟孔髌?,從宋代到清代,從江南到漠北,從中原到邊塞,宋、元、遼、西夏、大理,時空縱橫廣闊。
他的江湖有喬峰的俠肝義膽,有令狐沖的瀟灑不羈,有張無忌的仁慈悲憫,有楊過的桀驁不馴,江湖里裝滿天下人,裝滿天下人的故事。
他的江湖背后隱藏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情懷,“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拯蒼生,救黎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射雕三部曲》中郭靖固守襄陽,抵御蒙古大軍,最終以身殉國;《天龍八部》中喬峰舍身跳崖,換宋遼邊境百姓十年安昌。
武俠三宗師風格各異,梁公重于古典,金翁趨向現實,古龍的浪子江湖則是徹底的浪漫主義。
《笑傲江湖》后記中,金翁自述想要“通過書中的一些任務,企圖刻畫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和任盈盈歸隱山水之中,“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p>
日后再想起這一幕,總覺得現實為那份灑脫增添了一絲絲無奈,江湖再大,武功再高,總逃不掉那個廟堂的五指山。
只有那個離經叛道,至情至性的東邪黃藥師,是金大俠江湖中最浪漫的存在。
浪子古龍——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1956年,臺灣。
浪子古龍初入江湖,因緣際會開始為臺灣三劍客寫作。
1960寫出第一部武俠作品《魔劍之穹》。
1964年,寫成《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與《武林外史》、《絕代雙驕》并稱為古龍中期創作的四大名著。
于金梁兩位大師盛名之下,浪子古龍劍走偏鋒,獨辟蹊徑,別開天地,自放光彩。
浪子的江湖跳出背景,沒有家世,沒有親故,只有茫茫天地。茫茫天地中,人宛若孤星,環繞著的是烈酒、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
古龍自幼孤苦漂泊,少年時就混跡于臺北幫派中,真真切切地體會過江湖的游戲規則?!昂茸盍业木疲孀罾牡丁保澈笫悄切┘拍?、無奈、憂郁、躊躇。
他的江湖不是俠客、正義,而是人心、人性。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評價古龍說:“古龍筆下,無論誰仔細看,都有你我,所以古龍不古”。
在《多情劍客無情劍》中,古龍是這樣看待人生:“每個人這一生中都難免要做錯幾件愚蠢的事,若是人人都只做聰明事,人生豈非就會變得更無趣了。”
看待得失:“一個人只有在很想得到的時候,才會怕失去。這種患得患失的感覺,也許是人類許多種弱點之一,可悲的是,你想得到的越急切,失去的可能就越大?!?/p>
在《天涯明月刀》中他這樣看待失?。骸耙粋€人只要敗的漂亮,走的灑脫。那敗又何妨,走又何妨?!?/p>
看待離別:“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永遠陪著另一個人。人與人之間無論相聚多久,最后的結局都是別離。不是死別,就是生離?!?/p>
在《絕代雙驕》中,他這樣寫愛情:“有些人是很難被忘記的,有時你縱然以為自已忘卻了他,但只要一見著他,他的一言—笑,就都又重回到你心頭……”
在《陸小鳳》中,他這樣寫友情:“你走的時候,我也許不會送你,可是你若再來,無論刮多大的風,下多大的雨,我一定會去接你?!?/p>
在《七種武器》中,他這樣寫痛苦:“只要是人,就有痛苦,只看你有沒有勇氣去克服它而已。如果你有這種勇氣,它就會變成一種巨大的力量,否則你只有終生被它踐踏奴役。”
浪子的江湖,傳達的是一種信念,就像《歡樂英雄》中所說:
“歌女的歌,舞者的舞,劍客的劍,文人的筆,英雄的斗志,都是這樣子的,只要不死,就不會放棄。”
浪子的江湖,無論如何黑暗,始終存在希望,向往溫暖。
江湖兒女, 恩怨情長
江湖中有俠客、有浪子,亦有紅顏。
金古兩位大俠筆下的女子,古靈精怪如黃蓉,慈愛仁義如穆念慈,不論如何出彩的女子,都只是附庸于男性。
而風華絕代如蘇櫻,熱烈不羈如風四娘,雖然多了自由與平等的色彩,但依然是為了襯托男性角色的光芒。
唯有梁大俠為江湖女兒獨辟一片天地,《冰川天女傳》、《白發魔女傳》、《江湖三女俠》、《散花女俠傳》,巾幗絲毫不讓須眉。
練霓裳、厲勝男們的形象光彩奪目,她們驕傲獨立、自尊自強、自由灑脫,在江湖中獨領風騷,她們的故事同樣蕩氣回腸。
仗劍天涯,縱馬江湖,知己紅顏,兒女情長,為江湖平添繞指柔。
粱大俠的情至純。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或如唐經天與冰川天女,才子佳人,溫柔含蓄;或如卓一航與練霓裳,正邪難兩立,漩渦激蕩。
但都是古典的傳統的,郎才女貌,地久天長。只要女主角出場,你都不必擔心,“她一定會和男主角好的,放心吧!”
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事倩誰傳。
金大俠的情至癡。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程靈素情深不壽;紀曉芙生女取名不悔;李文秀說,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浪子古龍的情呢?
情到濃時情轉薄……
最美的是兩情相悅的一瞬,而過后一切都是變數。浪子從不試圖去綁住一個女人。
胡斐遇到苗若蘭,我們知道他心里絕難忘記程靈素。張無忌為趙敏畫眉,多半還會想起小昭、芷若。
但陸小鳳碰到一個姑娘呢?鬼知道他會想起誰。
來過、活過,愛過,已經足夠。
雖然也有小魚兒和蘇櫻這對歡喜冤家,也有朱七七對沈浪情恨深種,也有鐵中棠與水靈光的深沉感人,但總的來說,浪子的友情重于愛情。
什么人可以讓你信任他,勝過信任自己?
李尋歡和阿飛,楚留香和胡鐵花,陸小鳳和花滿樓、西門吹雪,那份肝膽相照,患難與共,更加讓人動容。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曾經,有一個江湖。
梁羽生寫謙謙君子,金庸寫廟堂天下,古龍寫浪子情懷,交織出跌宕起伏、快意恩仇的壯闊江湖。
江湖亦如人生,見自己、見天地、見蒼生。而時間如白駒過隙,帶來傳說,帶走傳聞。
1972年,金庸封筆,退出江湖。
1984年,梁羽生封刀,轉而潛心研究歷史。
1985年,古龍歿。“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已無楚留香。”
梁羽生之雅、金庸之傲、古龍之狂,俱往矣。江湖漸行漸遠。
跨入二十一世紀,時代在變遷,社會在發展,潮流在更迭,價值標準在改變,審美情趣在變化,當年的江湖已不復現。
2009年,梁羽生逝世。
2018年,金庸逝世。
江湖遂成絕響,空留傳說: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