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上期要點回顧:和善而堅定的把握
? ? ? 在上一期《正面管教》主題分享活動(第13期)中,劉婷老師帶領我們學習了這本書的上半冊內容。主要涉及概念:正面管教的理論基礎與由來,和善而堅定的把握等。特別是和善而堅定這個概念,也是本書的核心之一。曾經我們經歷過粗狂的嚴厲教育時期,后來又經歷過非常柔和的鼓勵式教育時期,時至今日,經過阿德勒、尼爾森等人研究,這本不偏不倚的教育方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享譽全球。而其核心理念就是為孩子創造和善而堅定的成長氛圍,然后教導孩子如何把每個犯下的錯誤當做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去成長。
? ? ? 本周六(2019年1月19日)我們很榮幸再次請到我們的天然心,劉婷老師給大家帶來下半場的精彩分享。上期我們有簡單提到孩子在面對壓力時會有各種各樣的行為表現,那么它們之間是否有一些聯系呢?又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錯誤目的表:將孩子的錯誤轉變為成長的動力;
? ? ? 德雷克斯將孩子們的錯誤觀念與行為歸納為四類: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每一種類型的孩子又會在不同的場景有各種不同的表現,關鍵孩子們并不覺得自己觀念的錯誤性。孩子們從剛出生開始就如同一棵小樹苗,他們從剛開始的一無所知,到后來的逐步懵懂,在成長的道路上,家長能在關鍵的節點給他們一個正確的指引是非常必要的。而當他們誤入歧途,走向泥淖之時,也正是家長們應該負起責任的時候。
? ? ? 尼爾森將這四類錯誤的觀念和目的進行了細化,在書中的第68、69頁(北京聯合出版社16年7月1版)有詳細的介紹。并通過家長、與孩子之間的心理假設給出了詳細的行動介紹。譬如當下很多家長都會遇到的一個難題:孩子離不開手機等電子產品,我們該如何處理?讓我們聽劉老師的詳細建議。
班級會議與家庭會議:情感需要交流、形式及觸動
? ? ? 我們上一期聽許小紅老師分享的《初學者的冥想書》中有提到情感是需要流動,相互滋養的。而情感本身是不會流動的,它需要平臺與介質,所以這里我們才特別強調班級會議與家庭會議的重要性。
? ? ? 通過班級會議,同齡的小朋友們能夠懂得相互聆聽,相互分享,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千萬別小看了這么群小屁孩,這也是咱們人類社會的一個縮影。只有老師家長積極引導并逐步放手之后,孩子們才能夠更加從容地融入到社會之中,并慢慢形成自己的社交原則,密友圈子。
? ? ? 家庭是我們從出生到死亡所一直陪伴左右的最小社會單位,家庭里的很多事情將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大到親人的誕生和離去,小到吃飯時的一句話,開門時的一個表情,都會給我們心靈帶來影響。而有趣的家庭會議則有效提升了成員們的情感交流和家庭凝聚力,家庭格言,會議分工,意外的驚喜,這些小流程都很有意思,值得大家嘗試運用。
如上僅是拋磚引玉,給大家做個粗略的介紹,預知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與本期匯華讀書會線下活動。相比于上一期活動,我們的天然心這段日子一直在自我修行與成長之中,她又有什么新的收獲與驚喜分享給到大家呢?讓我們一起期待現場分享。
參與活動的小伙伴,請每人提前準備一個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小問題,現場咨詢天然心,劉老師。期待大家的光臨!
如下附圖為本期分享簡易版導讀,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