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寫小說的第二題:如何寫出優質有引力的視聽盛宴。
想必很多人都會苦惱,為什么我寫的文感覺通篇都是在對話,就像兩個不相關的復讀機?
想必很多人都會苦惱,為什么我寫了一大段情景,卻感覺就像寫真靠著畫板墻?
想必很多人都會疑惑,畫面感是山水畫嗎?
想必很多人都會疑惑,我寫故事就好啦,故事不就是畫面嗎?
何為畫面感?
畫面感,就是你在山水之間,看到巍峨高山、白瀑飛舞,看到花間鳥語、白霧飄搖,看到稀稀落落登山者,看到自己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歸向何處。
畫面感,也可能是你看到一個人,挑眉弄眼、指桑罵槐,看到一個人叉腰橫立、怒目圓睜,看到一個人口濺唾沫、拍桌子踹凳子。
畫面感,還有可能是玉釵金珠、華服錦衣遍地的繁華喧囂,是一人哭訴滿座皆靜的氛圍,是滿漢全席
所以,畫面感是從視、聽、觸、聞等人之現實覺察,而衍生所謂的“七情六欲”,“佛說六識”。是以,畫面是一種介質,感由畫面觸動而生“情、意”,很多藝術作品都可借此評判。
畫面感,就是你的創作引起了別人的“七情六欲”。
(此處舉例,純屬諷刺)譬如:同樣是寫別人壞。
一般人:你真壞!你好壞!你居然說我不好!
咪蒙:至賤人。
一語中的。
Bingo
如何塑造一場視聽盛宴
對于寫作者而言,他們的創作就是文字與文字的勾連、語句和語句的堆疊、符號和符號的呼應,最后的成品:只是一篇文字而已。
沒有畫家筆下的色彩繽紛,也沒有雕塑家摹刻出來的形象傳達,更不會有廚師一手好刀傾情奉獻的全新紅油缽缽雞,文字的堆疊,無論如何也造不出一個活生生的人。
但是,這并不代表,文字是無法塑造視聽盛宴,相反,它是這場演繹的靈魂。色彩繽紛終究會褪色湮滅,偉大雕像終究會被風霜侵蝕,好吃不過缽缽雞也不過是一頓飯的時間,而文字是這些具象的靈魂與指引。它晦澀、枯燥,但它一旦合理組合,它就可以通過你的眼睛,通過你的耳朵,在你的意識海掀起狂風暴雨。
一、電影式寫作手法
小說是冗長而繁瑣的故事鏈,相比于通過視覺將文字轉化成畫面,電影有絕對的優勢。但是,電影之所以精彩,是因為什么?
描寫傳神精彩的畫面。電影是按照每一幀來傳遞信息,它的每一幀畫面中可能有風、有雨、有山水、有人家,還有扇動翅膀飛翔的小鳥,但是最吸引我們的很可能只是那只飛翔的小鳥。然而,很多人寫小說,恨不得一下子把周圍的環境描述的清清楚楚,為了盡可能的塑造某種氣氛,有可能三五個段落都在借景。其實,不如抓住一個點,傳神描繪。
預留悠遠神秘的思索。看過《盜夢空間》的人,都在思索電影的那個最后的畫面:那個旋轉的陀螺,在最后晃動了一下,然而它并未停下......相信這一幕深深吸引了無數看客,也折磨了無數的思索者。寫小說也恰恰如是,在文字之間讓讀者揣摩你的心思,或許有時候比起看結果更有味道。當然,不要整篇都是轉陀螺。
電影式寫作手法,有幾個很關鍵的點:精煉直接的畫面展示,有效合理的氛圍描述,不夸張不做作的情景延伸。
魯迅的《藥》: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攤著;一只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
“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你還是忘不了,傷心不過,今天特意顯點靈,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見一只烏鴉,站在一株沒有葉的樹上,便接著說,“我知道了。——瑜兒,可憐他們坑了你,他們將來總有報應,天都知道;你閉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這里,聽到我的話,——便教這烏鴉飛上你的墳頂,給我看罷。”
微風早經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一絲發抖的聲音,在空氣中愈顫愈細,細到沒有,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兩人站在枯草叢里,仰面看那烏鴉;那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
二、劇本式寫作手法
有劇本創作經驗的童鞋,想必知道模板劇本的寫作格式基本圍繞幾點:①不拖拉的場景描述,②多視角描寫塑造場景,③精彩的人物對白。
而同樣以故事鏈串接而成的小說,相對劇本而言,卻差了很多。這里的差,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差,而是創作要求上的差。劇本罕見人物心理活動,劇本有嚴格的視角框定,劇本有單純人物對白的要求;而小說,肆意揮灑,毫無規則閑置,心理描寫更是不乏以一個段落形容,想到哪里便可寫到哪里。
想要寫一本好劇本,比寫一本好小說要難得多。所以,大多數寫劇本的人,更注重語言的精煉,場景的融合,角度的選取,對白的精彩。就像大多數人還是喜歡看影視劇一樣,這并不是毫無根據,而是每一個劇本的創作,都是對每一幀的挑戰:精煉、精彩、高潮。尤其是劇本中的人物對白,簡直是小說作品的參考模板。
不要家常式的對白。家常對白式情景,就是把生活中毫無特點的對話,放到某個情景描寫之中,其實這在很多影視劇中也很常見,但是電影與小說不同,電影的表演手法有時候會彌補劇本中無法表現出來的效果。而小說留住人胃口的可能就那么幾句話,所以,人物對白不要簡簡單單寫出來,精心刻畫一番,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劇本式寫作手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點:精煉表達你心中的想法,大多情況下,你是個什么樣的人,就拿捏自己什么樣的表達就好,這樣比較自然。
譬如:《武林外傳》
郭:秀才才呀~你什么時候和人家那個呀
秀(裹緊衣衫,惶恐狀):哪,哪,哪個
郭(嬌羞):就是那個嘛。人家跟你也這么久了,你好歹也該給人家一個名分嘛
秀:芙妹,你還小,子曾經曰過,過早婚嫁對你身體發育不好
郭(不耐煩):好你個呂秀才!你說,你是不是不想娶我
秀:我想…我想起我還有事,芙妹,我先走一步咯~(從后門跑出)
郭芙蓉(憤怒):呂秀才你給我站住!!!(說罷追去)
(此處舉例,純屬諷刺)譬如:如何一句話就勾住別人的味蕾
一般人創作:
有人不知道從哪弄來的我的電話,上來就說:“xx,我很喜歡你。我在創業。所以,你免費幫我寫篇軟文,宣傳我的APP吧。”
XX說:呃......
還沒等XX回答,她就開啟了傳銷模式,一直講她創業有多艱辛,并且每句話之間無縫拼接,好難打斷。
然后她就講了1個多小時,我真的好想死。我只好一邊聽她說話,一邊下載了她的APP研究了一下,實在是太爛了,爛到爆。
XX說:呃.......
咪蒙式回答:
我只好打斷她,說,不好意思,我幫不上忙。
她就怒了,她真的怒了。
她直接訓斥我:“我都說了1個多小時,口水都說干了,你都沒聽進去嗎??你也是創業的,你有沒有同情心?我還以為你是個好人呢,沒想到你這么冷漠!我對你太失望了!”
我擦。
你創業你牛逼啊?
你弱你有理啊?
你耽誤了我1個多小時你還有臉說?
你創業也得靠產品說話,賣慘是很low的你知道嗎?
你這么苦大仇深,你怎么不去《中國好聲音》?
還有什么比采用道德綁架的方式,去強制別人幫你,更惡心的?
這時候千言萬語都比不上一句XXX。
其實,有時候覺得咪蒙一定可以寫出一本讓人眼亮的作品。有些低俗,但是看著爽不是嗎?
畫面感十足,仿佛能看到兩個人隔著玻璃墻互罵。
三、歌詞式寫作手法
很多寫過詩歌的人,都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寫著寫著,就莫名其妙押了韻。
而很多讀過詩歌的人,都有一種特別的感覺:整首詩都感覺良好,尤其是某兩句話,特別的發人深省。
小說創作,不講究押韻,所以歌詞是寫作手法,并不是學習其中的押韻手法。而是學習“摹刻”兩字,很多創作歌手的歌詞并不是一蹴而就,他們大多有感覺的時候,會寫出一個框架骨干,然后在根據曲譜、押韻、情景、內涵等雕琢。是為摹刻。
每一個作者在寫場景片段時,大多腦海都會浮現一個畫面,這個畫面我一般都稱之為:摹刻畫面。所謂摹刻,就是臨摹雕刻。在大多數摹刻的作品中,能一步到位,成功脫穎而出的,歷史之中應該沒有第一例。而諸多遺留在歷史歲月的年輪中的經典作品,無一不是精心、再三打造而成,而這諸多成功的作品的成功方式,無一不是從第一件摹刻品開始。
所以,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個摹刻畫面。當你在某個時刻有了這個畫面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它,按照腦海中的想象,哪怕用最簡陋的描述語言寫出來也好。這樣,你會腦海里形成一個具體的形象畫面,無論是后期的修改還是處理,效果都會跟“美圖”差不多。
至于如何雕琢小說中的文字,咱們放到后面說。
歌詞式寫作手法,最重要的就是:留住自己心中的第一幅畫,它將會很美。
最后,送上毛不易的《消愁》:
當你走進這歡樂場,背上所有的夢與想,各色的臉上各色的妝,沒人記得你的模樣
三巡酒過你在角落,固執的唱著苦澀的歌,聽他在喧囂里被淹沒,你拿起酒杯對自己說
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醒我的向往,溫柔了寒窗
于是可以不回頭的逆風飛翔,不怕心頭有雨,眼底有霜
一杯敬故鄉,一杯敬遠方;守著我的善良,催著我成長
所以南北的路從此不再漫長
靈魂不再無處安放。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過往;支撐我的身體,厚重了肩膀
雖然從不相信所謂山高水長,人生苦短何必念念不忘。
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寬恕我的平凡,驅散了迷惘
好吧天亮之后總是潦草離場,清醒的人最荒唐
好吧天亮之后總是潦草離場,清醒的人最荒唐
其實,寫作很簡單,只需要腦袋思考,雙手寫字。
但是,寫作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它需要學習、練習,還有不斷地堅持。
雖然大部分小說寫到最后都是套路,還是希望你套路更深一點。不知道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可以和我分享,有什么疑惑,也可以評論區留言,我都會認真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