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西洋名畫——編織頭發的少女
周三很榮幸的參加了百度舉辦的“云智峰會”,感謝百度的邀請。
在會上我碰見了專注于測試行業的一些老前輩,雖然不能說完全是資本家,但都是很成熟的企業家了。隨后我們就這樣站著連續聊了3小時測試相關的話題,我在這里總結下share給大家哈。
我問:對于在2016年年底現在要想踏入移動互聯網的測試從業人員有什么建議呢?
討論結論:大家相對都比較贊同兩個觀點
點擊原文可以看到我之前編寫的“移動互聯網無線測試技能樹“,雖然不是全部都會用到,但依然表明了現在移動互聯網所用到的技術之多。如果有很強的技術底子和毅力,一定想走移動互聯網這個渾水的,那么可以嘗試。畢竟現在整體行業都趨于成熟狀態了,并不像前幾年你會一些東西還能有些競爭力。
還有一條路就是索性不要趟這個渾水。索性選擇一個新興的東西去研究去積累。比如區塊鏈,AR/VR、虛擬服務、AI等,對一個希望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來講既然都是新的事物,那么選擇這些會更有競爭力一些。
我問:國內技術崗位的出路可能有哪些?
討論結論:這個其實大家都很難回答,但有個共識就是人是一個在社會里生活的生物,隨著年齡的增加,壓力也會隨之增加。技術本身并不值錢,但只有創造了價值才值錢,技術第一層是改變人類社會,第二層就是為了業務服務,第三層就是變現。
技術崗位出路其實并不多,因為金字塔越上層的坑肯定越少。技術架構、技術管理、要么就是更高的崗位,其實真的更高的崗位的時候也就真的不是技術崗位了。除了這些,剩下的就是轉崗啊,做生意啊,創業啊各種。不過總體來講其實機會的確不太多。
我問:國內技術一般都能做到幾歲啊?
討論結論:我們是知道國外有很多人做倒50多歲還在做技術的,但國內和國外的國情不同。我們都認為國外相比國內的企業更能夠明白一個“老人”的價值,能夠更尊重和認同這樣一個人,從而有這樣一個生態和環境能夠讓這樣的人靜下心來積累和體現自己的價值。而國內現在總體比較浮躁,壓力也相對比較多。所以總體可能做到30多歲更多的就不會選擇繼續踏踏實實做技術,可能有很多客觀原因,我們都需要尊重大家的選擇。
總體來講,國內大家在互聯網其實都不容易,創業不易,搬磚不易,但最終都是為了賺錢。賺錢很可恥么?反正我不覺得,會嫉妒眼紅的都是那些不如你的人。
推薦tinyfool的公眾號:Tiny4Voice
推薦MacTalk:sagacity-mac
文末圖片
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