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城市的關系,是個永遠都說不盡的話題。
對于北京這個大城市,不管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還是偶爾將此做為棲息之地的游子們,對于胡同的感情都很深。
鄧云鄉說,對于天涯游子來說,北京的胡同永遠有做不完的舊夢,傾心不盡的深情。一句話說盡無數人的心聲。
《胡同的故事》書如其名,講的是胡同,寫的是人對城市的印象,與城市的感情。
這其中,既有作者們對于老北京的深情回憶,對往昔胡同中度過那些逝水年華的追敘,也有對于當下的反思,對未來的憧憬。
在許多城市都有過居住經歷的許多作家大都認為,不論是天津的里,蘇州的巷,上海的弄,還是哈爾濱的胡同,哪里都比不上北京的胡同,有的缺少北京胡同的通達與雍容,有些則缺少北京的從容和親切。北京的胡同,是最值得住久了的人眷戀的胡同。
胡同的魅力,不光體現在一間間四合院、大雜院里,體現在棗樹的大紅棗、香椿樹的香椿芽、荷花缸里的荷葉上,也體現在那這些胡同居民的身上。
這些在胡同里住過或長或短時間的作家們,說起胡同來,都充滿了深深的懷念。他們懷念賣果子酪、豌豆黃、驢打滾、硬面餑餑、賽梨蘿卜的叫賣聲,懷念打冰盞小販清脆的冰盞聲、夜深人靜時餛飩擔的吆喝聲。
不管作者們在胡同里停留過多久,但胡同卻始終留在大家的記憶里。據有關資料記載,北京共有三千多條胡同。每條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真是數也數不清。比如幾位作者都提到了一條老胡同——百花深處胡同的歷史掌故。
讓人不禁想起那首熟悉的歌曲《北京一夜》中的歌詞:
One night in Beijing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
人說百花的深處
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
面容安詳的老人
依舊等著那出征的歸人
雖然已經是許多年過去了,但書中的不少胡同還都默默屹立在那里,生活還在繼續,胡同的故事也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