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近這個話題一直在家長圈里流行著,不光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家長們著急打聽,就連剛入園小朋友的家長們也已經(jīng)開始焦慮,作為一個資深的小學教師,一個幼兒園大班孩子的媽媽,我想就這個問題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 ? ? 首先,我認為幼小銜接是有一定作用的。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他們比同班的孩子學得多學得早,在別的孩子懵懵懂懂不知所以時,他們已經(jīng)完全上道,所以他們會更加熟練地應對學習上的問題,也會更加自信,更加積極的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去,他們會更早地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認可,會得到更多回答問題和展示自己的機會,這無疑在很多方面占了優(yōu)勢。
? ? ? 老師們在某種程度上當然希望孩子們都上過幼小銜接,因為大部分知識孩子們都掌握了,那么老師教起課來會更加輕松加愉快的,家長們也會覺得比較省心省力,似乎是一個皆大歡喜雙贏的局面。但是我認為它也是有很大的弊端的,甚至這個弊端對某些孩子來說是致命的。
? ? ? 一二年級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但是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除了少數(shù)很自律的,上課時多多少少都會有心不在焉的現(xiàn)象,東看西看玩這玩那,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即使不聽,這些知識他們也會,而且對于已經(jīng)會的這些知識,老師再反復的重復,對他們而言沒有興趣,也沒有新鮮感,他們會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橡皮鉛筆上,一些坐不住的孩子就會偷著和同學說話,但是一檢測他們的成績都高高的,他們自己會洋洋得意,而家長也會認為孩子在校學的不錯,久而久之他們就會養(yǎng)成上課不聽講的習慣.
? ? 而這習慣一養(yǎng)成,到了高年級就會漏洞百出,家長以為功課難了,那么報輔導班吧,然后又是上課玩,走神兒,睡覺,下課去輔導班補落下的功課,結果永遠花雙倍的時間,還不見得能取得好的成績,然后就做更多的題,上更多的輔導班,從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試想你能做到初中高中七八門功課時,還每門功課都上輔導班嗎?沒有輔導班時怎么辦?孩子會自己學習嗎?其實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就是上課不認真聽講,所以永遠需要別人給你喂飯。
? ? 而有的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他依然會跟著課堂走,但總是會忍不住的表現(xiàn)自己,不斷地插話兒,引起老師的不悅,甚至會經(jīng)常為此挨批評,從而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
? ? ? 那么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學,完全的零起點入學呢?我覺得這也是不合適的,畢竟孩子從一個舒適輕松的環(huán)境,進入一個陌生的各方面要求都相對嚴格的環(huán)境,總會有些不適應,如果學習又跟不上,會很挫傷他們的自信心,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好準備.
? ? ? 第一,指導孩子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尤其是收拾書包,按課表準備課程需要的書本,學會削鉛筆
? ? ? 第二,學會專注的聽大人講話,能自己專注地做一件事情至少20分鐘,如果專注力特別差的孩子,可提前學學畫畫或寫毛筆字。
? ? ? 第三,學會快速的翻書,按要求翻到正確的頁碼。會分辨左右,會按指令做正確的動作。
? ? ? 第四,會自己從水龍頭接水,會自己擦桌子,會自己大小便,知道遇到事情向老師求助.
? ? ? 第五,能認讀拼音,(可以先不會寫。)認識數(shù)字,會簡單的加減法。盡可能多的認識漢字。(不用會寫)會簡單的一些英語詞匯,如動物,顏色,身體部位等。
? ? 第六,要學會用手指讀文章。不管是語文還是英文,都要養(yǎng)成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的習慣。要大量的閱讀。
? ? ? 我認為能做到這些,比上幼小銜接更有作用,這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當然不夠全面,希望對你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