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好友和大偉分享,基本了解了故事劇情,然后再去讀,反而失去了那種濃厚的興趣,知道下一步會發生什么,只是機械的讀完,然后沒有思考,因為聽了大偉的分享,就覺得還真是一份曠世畸戀,生活中真的不存在啊,“這是我的心,而不是我的腦”,嗯,偉大的愛情就是這個樣子吧……
(其實我也一直在想,為什么自己總是缺乏思考的能力,很多書讀完了也就讀完了,卻很少去思考內在的東西,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總是沒有體現出來,這種習慣很不好,所以這些天總是再反復回憶整個故事,還能有什么自己的東西,所以有了現在的想法)
我在想,石神如果不是那樣的一無所有,他有除了數學以外的其他夢想,現實中他有親密的家人,一切都會是生活的希望,那么他還會義無反顧的這樣為愛獻身嗎?或許對于他來說,解出數學題是他人生的意義,而這一愿望遙遙無期,甚至此生無望,所以想自殺,再被喚醒。然后他再給自己的下一段人生找到新的目標,新的愿景,并不是對靖子的愛怎樣怎樣,他只是想給自己的人生賦予另一種偉大的意義。而這種方式可能幫助靖子,也可能讓靖子落入無盡的內疚與悔恨。這樣做他自己問心無愧,可是這真的是用心嗎?愛別人還是愛自己呢?
現實中的每個人都要擔負那么多的責任,當然不會像本神那樣把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愛情,有時候也想,愛情是奢侈品真的沒錯,越來越覺得,只有照顧好自己身邊的一切,有能力應付所有的困難,才會有精力去擁有愛情吧,就像歡樂頌里面,安迪和曲瀟筱,愛的那樣瀟灑,那樣純粹,只是因為沒有其他顧慮,不用為糊口擔心,也不用考慮買房,不像樊勝美,總覺得她的感情夾雜著別的東西。
其實這樣想來,任何一份感情都不簡單吧,我應該感謝所有關系里朋友愛人親人為我付出的一切,每一種付出的背后都可能意味著更深刻的東西,因為別人大可不必那樣做。越是這個時候就覺得自己的不純粹與顧慮太多,所以所以,盡管小說太過理想化,但是也要盡力去相信美好,盡力去追求那種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