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賦閑,上課,做功課,會茶友,陪家人,處理著各種因為上班沒空而耽擱的閑事兒,之外還有點閑工夫,就尋思著賣點茶。
一則有點想斷舍離,茶真的太多了。二來呢,賣茶是我退休以后的夢想,為啥不把夢想提前一點呢?三則咱也趕趕時髦體驗一把朋友圈營銷。四呢,分享是一種美好,想把我喜歡的普洱茶分享給朋友們。五呢,任一種可能性的嘗試,都會獲得一種體驗,賣茶亦是。必須講,以上高大上的理由都是目的。
頭腦型的人有個特點,做事情容易想三想四,消耗掉幾億腦細胞之后,才有可能采取行動。
賣啥呢?一堆茶,我左瞅瞅右瞅瞅,竟然哪個也不舍得拿出來,按理說不該吧,可奇了怪,我就是個這樣的人。逼得沒辦法,我像聰明的一休,靜坐了一會兒,都說身體知道秘密,覺察中能看到一絲情緒自脖子左側穿過心臟到心輪。“鐺……”,片刻之后,我頓悟了。戀物之人,無非在物件里能找到控制感,即我就是茶,茶就是我。我的這個“不舍得”恰是因為普洱茶是我存在感的一部分。所以頭腦與潛意識就打架了,頭腦說茶太多了,賣。潛意識說不賣,我要存在感。嘿嘿,這就叫“內耗”。心里一敞亮,這事兒也就不是事兒了。
賣多少錢合適呢?想三想四的我又遇到了第二個問題。
按理說,普洱茶有個特點,有的茶,你有錢,不見得買的著。因為都在藏家手里存著呢,不流通。2008年的中茶7581熟磚就是這么一款茶。
所以心里總有那么點奇貨可居,心里總覺得有那么點奉獻精神的小火熱。所以總想著把價格定的感人一點,比如說150元吧,你好我也好。
可是但是可但是,淘寶的價格亮堂堂的在那兒戳著眼。你說你要么假貨,要么沒貨,你瞎起什么哄呢?這真真的逼出了我一股火氣。閉目養神之靜坐了一會兒,嘴里碎碎念著:“不順我心者就生氣,這是全能自戀,不順我心者就生氣,這是全能自戀……”。
茶還沒賣,我已經靜坐兩回了。“創業艱難”有木有?哈哈。
終于思定,開張大吉。有同學捧場一下撅走半箱,之后愛茶與捧場之人絡繹不絕。
正數錢開心呢,嘟嘟嘟……電話鈴聲響起。某友問,零八年的7581干嘛賣這么便宜呢?外面零售店賣300呢!
這還了得,一語驚醒夢中人。慌亂漲價,150元/每磚。朋友圈一時間亂了套,幾個好友微信問,正下單呢,咋漲價兒了,不算!
一會兒我親哥的微信也過來了“弟,咱做買賣能不能靠譜點?”。哈哈哈哈,我也覺得自己不靠譜了,感覺自己怎一個癡字了得哪!
體驗,這就是我賣茶第一天的諸多體驗。囧嗎,當然。不過更囧的事兒還在后頭呢。
賣了兩個月的普洱茶,發現自己賣茶,竟然覺得特別不好意思,隱約間似乎還不是不好意思,而是特別有罪惡感。
一是不愛在群里吆喝,你說做小買賣哪有不吆喝的?可情緒感受告訴我,吆喝挺丟人的。等我意識到這個情緒感受發生的時候,我覺得這感受很熟悉,一下子讓我回憶起小學時幫著家里賣冰糕、牛奶、水果的時候,遇到同學時就是這樣的感受,難道是那時候種下的印痕?
還有一個不好意思的是覺得不該賺朋友的錢。怎么能賺朋友的錢呢?這太有罪惡感了。
頭腦開始勸說自己,你付出自己的勞動,不偷不搶的,有啥不好意思?頭腦還說,朋友有需要,才會買,沒有需要的自然不會買。頭腦還說,你的茶保真,又不貴,恰好是給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了便利,這就是你勞動的價值、應賺的錢嘛。
頭腦說了那么多,但知道跟做到是兩回事兒有木有,不管頭腦怎么說,我的情緒感受就是覺得賺朋友錢是不對的。這也是個很有意思的發生,我會繼續賣著瞧著,研究一下我這感受是咋種下的……
在此,我發自內心的感謝所有買過我茶的好朋友,你們給了我很多很多信任和支持。
人在囧途啊,你說我一個會計,找個副業賣個茶賺個茶錢兒,結果還自導自演了一場貪嗔癡慢疑,太逗了。不過呢,我也看到了好處,就是我發現不管自己在做什么,在那一刻的當下,總是會有很多有意思的內在感受,而這些感受,其實藏著很多故事……
特別鳴謝:
用簡書app寫普洱茶的故事(16),竟然有不知名的朋友打賞了2元,這讓我很興奮,稿費啊有木有?沒準這2元會激發出一位大器晚成的作家,天知道呢。2元不多,美的是心情,覺得很好玩。所以親愛的朋友們,邀請打賞,我像愛錢一樣的愛你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