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學去接孩子的時候,老師跟我反饋了孩子的一個情況。
老師:Evan最近在家表現怎么樣啊?
我:挺好的呀
老師:孩子各方面都挺好的,就是上次不小心用呼啦圈打到一個小朋友,不愿意道歉。后面我告訴他說:你打到小朋友,要跟小朋友道歉,他后面才很不情愿的大聲說:對不起
看到老師的描述,我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兒子的表情,哈哈,但是我在沒有跟我兒子了解具體的情況,我不想妄下評論,我跟老師說:“待我跟孩子了解清楚情況,再跟您聊啊”
有學習正面管教的好處就是,我一點都不慌,反而有點得意,哈哈,這個小家伙是什么情況呢?
就在我跟老師聊天的同時呢,孩子已經自己走到門衛室那邊了,這孩子是不是知道,老師肯定又在說我壞話了,哈哈
孩子走出來以后,情緒有點不大穩定,一直哭鬧要去一個地方玩。(曾經有看到一個老師說過,離園時期也是孩子們情緒特別不穩定的時候。因為他已經學校扮演了,不同家里的社交環境,所以有的孩子。在離園的時候,有的孩子可能會情緒崩潰。
上車以后,以下是我跟孩子的對話:
我:寶貝,聽老師說,你今天不小心打到小朋友了對嗎
兒子:不是今天,是幾天前
我:那你為什么不跟他道歉呢?
兒子:我是不小心打到他的,我就是不跟她道歉,我以后不跟她玩了,我討厭她,哼
(我看他撅起嘴巴,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我想,現在不是跟孩子聊這件事情的好時機)
我找出情緒臉譜,和他一起看:寶貝,你現在是什么表情呢?他指著憤怒的那張說:“是這個。”我說:“原來你現在是憤怒的表情啊,那等你不生氣了,我們再聊這個事情好嗎”。“好的”他說。
(情緒臉譜是鍛煉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很好的工具)
接著,我就跟他一起用耳機聽故事。下車的時候,他跟我說:“媽媽,我現在不生氣了。”
“那你準備好跟媽媽說剛才的事情了嗎”
“準備好了”
“如果我們不小心打到小朋友,要怎么做呢”
“要跟他說對不起”
“那你為什么不跟那個小朋友道歉呢”
“因為老師當時很大聲的跟我說話,所以我也很生氣”
這個時候,我突然恍然大悟,我繼續跟他聊“那如果老師們下次小聲的跟你說話,你愿意跟那個小朋友道歉嗎”?
“可以的”
“那我跟老師說,因為上次她太大聲跟你說話了,所以你才不愿意跟老師道歉的,好嗎?”
“好的”
后面我跟孩子的老師反饋了這個問題,老師表示,因為當時站的比較遠,講話確實比較大聲。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情緒。大家還記得鏡像神經元嗎?當孩子看到老師有點生氣了,孩子也會條件反射的生氣,剛好又是四歲,在這個執拗的年齡,是不是就不大容易接受老師的提議呢?作為家長的我們,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嗎?我們下次記得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哦
我突然想起來,我昨天剛剛結束的一堂微課--0-12歲兒童情商發展,大家看上圖,注意到沒有,3-6歲的孩子會比較執拗,但是我想,只要我們做到認真傾聽,孩子還是非常樂意表達他的情緒的呢
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一直遵循的原則就是:孩子感覺好,才會好,先連接再糾正。如果孩子在當下有情緒,我質問他:“你為什么不跟小朋友道歉?”結果會怎么樣呢?尤其我特別理解當家長的心態,家長總是很在乎老師說的每一句話。所以建議大家:如果下次,老師跟您反饋孩子的什么情況,我們先了解清楚情況,再來做判斷哦。
歡迎加入辰博士藝術父母課堂,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辰博士藝術父母課堂近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