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么一個題目,內(nèi)心也是默默的哀嘆,家中有這么一位在大家眼中幾乎可以說是被漠視的小叔,在家中獨自一人靜悄悄地走了,走完了他年近五十六、七孤獨的一生。走的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走的讓人悴不及防。好好一個人,說是有點高血壓,連煙都戒了,直到現(xiàn)在,家族群的訃告中只是簡單的說,因病去世。
小叔比我們年長幾歲,也算是相互看著長大的同齡人,因輩份和年齡的差異,交際甚少。但小叔在整個村莊自小也是獨一份的存在,家境貧寒,這倒是其次,最特別的是他木枘的象只得了瘟疫的公雞,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常年微弓著背,縮著脖子,即使是笑,也象是從嘴角擠出來的一樣,在呆滯的臉上稍作停留便自行收斂了。我的小叔,沒見過他因什么事急,邁開步子,更沒見過他奔跑的樣子,他的世界沒有急事。在我的印象中小叔在青年時期已同一位老人一樣,萎靡地或站或蹲地在南墻邊曬太陽,而后低著頭獨自回家。他有喜、怒、哀、樂的情感嗎?或是人生俱來的七情六欲?至少,我看不出來,所有人都漠視他的有或無。
家中也有熱心腸的長輩,曾經(jīng)也給小叔介紹過我們那里山區(qū)的姑娘,最少嫁到我們川區(qū),可以吃飽穿暖。好多山區(qū)的姑娘還是愿意遠嫁到我們這黃河之濱稻花飄香的小村莊。
你不要說,好多事,只要有人去張羅,就有可能。還真的有姑娘愿意和小叔喜結連理,自然各方面條件總是要差那么一點點,只是我沒見過,聽家里人說,姑娘被接來了,初次相識,正巧鎮(zhèn)上趕集,特意安排小叔騎自行車載姑娘到鎮(zhèn)上逛逛,順便給兩個人創(chuàng)造一個彼此獨處的時機,同時嘮嘮嗑,聯(lián)絡一下感情。姑娘道是大方,順手去摟小叔的腰,我這木頭疙瘩的小叔啊!競怕人笑話不讓抱,一路小叔只顧用力蹬車,一句話都沒有。
到鎮(zhèn)上,姑娘看小叔這樣,直接搭車回家去了。你說是個啞巴也好,怎么就呆成這樣。大家看這樣,也就沒這熱心腸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同齡人都作爺爺了,小叔的兄弟都己各自成家,父母先后離世,家中就只剩小叔一人獨守老宅,成了孤家寡人。好在身體還好,就在離世一個月前還在工地干活來著,我因家中有事在半月前在家里正好碰到小叔,知道就一個人,就讓小叔到屋里座座,家里聚了堂兄弟姐妹二十來號人,都差不多同小叔一同長大。小叔酒不喝,煙又戒了,又不說話,就給他倒了杯水獨自在墻角呆著。等我們酒喝的差不多,小叔啥時候走的也沒注意到。所以聽到小叔去世的消息,自己也是感覺不可思議,半月前一起喝酒的堂弟在問:啥時侯的事,好好的人,啥說沒就沒了。我因在外地,沒去送他最后一程,小叔在家停靈三天,就匆匆下葬了。好想說:"小叔一路走好,愿天堂不寂莫。″
小叔走了,說是因病去世,也算是無疾而終,對他而言,也許這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我與小叔多少有些愧疚,一次回家,在家門口碰到,一向木枘的小叔競叫著我的小名,問我回來了,我因急著搭車沒作回應急匆匆的走了,回想小叔那因見我放光的眼神親切的問侯,轉而一臉漠然縮頭獨自踽踽離去的神情。我感受的到小叔深埋心中的失望。作此小文,作為對小叔永久的追憶與懷念,每一個生命都值的我們尊敬,因為他曾經(jīng)出現(xiàn)你我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