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商不奸,惟利是圖,是很多人對商人的基本印象。
說兩個我買東西的故事,可能會帶來一點印象的改觀。
一
夏天就是吃西瓜的季節,校園固定的幾個地方,西瓜攤會擺起來,旁邊放上一些桌子和小板凳,同學們乘涼吃瓜。
晚上我約了一群朋友去聚聚,大概三四個人,先點了半個瓜,過一會還有人會過來,我起身去買瓜。
老板看了我們的小桌子問,干嘛買,不是沒吃完嗎?我詫異,說還有同學會過來,所以買的。然后笑笑問他,怎么找你買西瓜還不樂意呢?
老板答說:吃不完,糟蹋了西瓜,可惜。
在他心里,買賣也有原則。
二
也是一個夏天,我在臺東旅行。第二天要去泡溫泉,只帶了泳衣,聽說泡溫泉要帶泳帽,就去路邊的紀念品店去看看,那家也賣泳衣泳帽。
和店家聊起來,說明天去泡溫泉,要買個泳帽。她回復,不用買啦,用旅店的浴帽也可以的。我遲疑一下,問可以的嗎。她說是啦。
第二天我就真的帶著浴帽去泡了溫泉,雖然有點囧囧的,但是在那誰都不認識,也就自在舒服地在海邊泡溫泉看日出。
店家的善良親切也一直記著。
總有人說國民素質差。現在社會正在劇烈地變化之中,我相信這只是有序前的混亂。20年前的日本人也在瘋狂地買LV包,現在也走向務實和低調。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當我們的經濟條件不斷改善之后,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