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小學時發生的一件事情,那天下了很大的雨。
空中隨風翻飛的水滴,腳步踏過濺起的泥漿,無聲又雜鬧的靜寂中,視線之內只有一輛車,一個人。
我時常會想,為什么那時會停下腳步呢?
01
來接孩子的家長將校門口堵了個水泄不通,自行車和摩托車占了大部分,2009年,鎮上能買汽車的人家并不多。
我和我妹一出校門便被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一輛白色汽車正在一輛橙色的嘉陵摩托車前狂按喇叭。
不知為何,原本應當車水馬龍的車道上,正中那一塊卻無人涉及,周圍的車輛和人似乎在幾分鐘內全消失了,只剩下中間那輛橙色嘉陵。
施希金《橡樹林中的雨天》
鳴笛幾分鐘后,嘉陵車主仍未出現,汽車主人反倒下車了,他蹙眉掃視了一圈周圍的人,高聲質問:這是誰的車?快移開!
無人回答他的問題,這個三十多歲的男人穿著白色的短袖和米色的長褲,他大概有一米七高。
臉上毫不掩飾的受到冒犯的表情,就像是權威遭到了大膽刁民的挑釁,而刁民不知所蹤。
02
幾分鐘后,仍然無人站出,但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汽車車主忽然上車了,開車從一旁繞了過去,在經過摩托車時又猛然停住,茶色的車窗緩緩被搖下。
一截手臂伸了出來,他四指朝上,手心朝外,輕輕一推,嘉陵摩托車未經搖晃,便直直地倒了下去。
一聲重物濺在濕泥中的啪嗒聲后,橙色的車身和黑色的泥漿混合,車頭陷入了泡軟的泥地中。
周圍唏噓。
汽車走后沒多久,嘉陵車主出現了,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人,她一頭短發壓在紅色的頭盔下,身邊是她讀三年級的兒子,是我妹的同學。
年輕女人破口大罵,“是哪個推了我的車?”
當然,沒有人回答她,當時空蕩的街道上,只有她瘦弱的身影,以及那暴躁又干枯的聲音。
不知道有沒有人喜歡這個故事,在我復雜的小學生活中,這件事卻留下了深刻清晰的印記。
就像是那一個青色的日子里,雨永遠在下,雨中女人瘦弱又有些彎曲的脊背,干巴巴地嘶叫著。
03
或許在男人伸手推車的那一刻,幾米之外的人群中,女人正緊緊地護住兒子,兒子仰著臉小聲道:“媽媽,他推了我們的車。”
母親則緊抿著嘴,注視著橙紅色的嘉陵車“啪嗒”一聲倒在泥漿中,男人臉上露出的得意表情,他輕蔑地掃視一圈后,揚長而去。
過了幾分鐘,女人從人群中穿出——
“是哪個推了我的車?”
也可能真實的版本是這樣的:
女人接了兒子出來,看見車被人推倒了,頓時火冒不止,破口大罵:“是哪個推了老子的車!”
但相對于上面兩個結局,我更喜歡這個版本:
汽車車主下了車,他并沒有著急朝四周質問這是誰的車,而是在車前靜靜地站了片刻,很快,他就找到了他想要的東西,那是一塊白色的挪車標簽,顯眼地貼在車燈的位置。
臨時停靠,請多關照:1xxxxxxxxxx
手機很快被接通,幾分鐘后,嘉陵車主帶著兒子出現,迅速移開了車,道路瞬間恢復通暢,人群散去,世界和平。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美刻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