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這兩句話不僅是曾國藩一生遵循做事為人的信條,成為他的經典名言,后世從曾國藩這兩句話懂得了很多道理。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這是一個人是做事的高度,大處是戰略,小處是戰術。古今成大事者無不能上能下,既有戰略眼光又有動手能力。
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思考問題一定要有全局意識,一定要看到未來。然而大處著眼必須要與小處著手配合,老子說,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處著手,這樣才能避免空談和眼高手低。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是做人的要旨,《禮記》有句話說“惡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一個人連語言這一關都過不了,還能成什么大事呢?表面的聰明并不是聰明,表面的木訥內心的聰明才是大智之人,大智若愚。一個人若在人面前夸夸其談,并不是好事。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是一個人修養的高度體現,注重自己的修養,只有修己才能度人。
群居守口,獨居守心,這樣的一種修養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把它稱之為“慎獨”,也就是“自我控制”。你會發現,當我們具備自我控制的時候,我們就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會活得一些重大利益。自古至今但凡成大事者,都會做到群居守口,獨居守心,這就是孔子說說的“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這句話告訴我們說話要慢慢說,要三思而后說,不要口不遮攔,信口開河;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不然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卻不知所以然,豈不誤了大事;而做事優柔寡斷,機會必將貽誤殆盡。
曾國藩兩句名言: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居守口,獨居守心,當今值得我們學習,也應該作為我們的座右銘,時刻牢記,指導我們做事為人,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