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個堅持日更一個多月的作者,忽然提出以后不再堅持寫文了,原因是經常有人說他傳播的是雞湯文,還說他用每天自己手抄的名人格言做文章的插圖是為了秀自己的字。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雞湯這個詞變成了不招人待見的貶義詞。你寫一篇積極的感想,他說這是雞湯、你寫一篇自身的奮斗史,他說這是雞湯,你寫一篇關于朋友努力贏得更好前程的,他說這也是雞湯。
總之,不管你寫了什么,只要是積極樂觀的、向上的,就會被冠以雞湯之名,寓意著你寫的、你說的沒用。并且一再的去指責、或者謾罵作者用文章干擾了他的視線,影響了他的生活。
一直不明白這些人到底是什么心理,打壓別人抬高自己?好像并不是,因為他們基本上不寫文章,嫉妒別人能夠寫出來、說出來?好像也不是,因為他們基本上和寫東西的人并不認識,沒有理由去嫉妒,那么只剩下一種解釋了,這些人都比較閑,而且那些所謂的雞湯文他們一定是看過許多的,或許有些時候他們也會按照雞湯文中的指引設法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可最終他們失敗了,以至于對一切積極向上的東西都開始由信任到懷疑又轉移到憎恨,于是,巴望著所有人都跟他們一樣不進步、無理想,每天靠吐槽別人過日子,還要給自己貼上一個智者的標簽,大有一種: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做派,可是,如果你走近他的身邊看,他的生活可能遭的離譜。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看文章和看書一個道理,你覺得有用的東西你可以看,可以學習,可以借鑒,你覺得沒用,那你可以不看,可以不理會、可以遠離,你也許會說,古代還有百家爭鳴呢,現在怎么就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了,可是,百家爭鳴是有所討論,而不是像斗雞一樣,我的觀點你認同,你就是我的同好,你反對我的觀點,你就是傻瓜,我就得噴你。
可是,話說回來,對于想要寫作的人來說,難道就因為遇到這些人就不再寫文、不再說話了嗎?當然不能,雞湯怎么了?秀字又怎么了?只要能讓一部分人產生出積極的心態,能讓一部分人,對于學習和工作都能抱有熱情,只要能夠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影響了一部分人,那不管某些人認為的是雞湯還是其他的,就都是有用的。
即使是雞湯文,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必不可的,如果少了它們,讓那些自卑的、不振奮的、低落的情緒用什么去化解?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去找朋友傾訴,朋友用自己或他人的經歷去安慰你,讓你感覺到生活還能充滿希望,難道這不屬于雞湯類的范疇嗎?
所以,不管看書還是看文章,感覺對自己有用就看,覺得無用就不看,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去跟別人的觀點糾纏,讀書、寫作都是為了多吸收養分,而不是為了吐槽別人和被別人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