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富國之本、興國大計。近日,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是做好自治區人才工作的基本遵循,抓好人才工作的“教科書”。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團結人才、造就人才、壯大人才的歷史。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推動人才強國戰略落實落地,必須用好人才工作“教科書”,著力在“引”“育”“用”上下功夫。
要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誠心引進人才。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要想成就偉大事業,組織人事部門要從思想上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意識。要有“扯開嗓門喊人才”的誠心,用符合新時代的新思維、新視野、新環境,不斷擴大選才范圍,拓寬選才渠道,吸引各類人才共同為經濟建設發力。要有一雙識才的慧眼,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全力實施“天池英才”引進計劃,帶頭實現從“守株待兔”到“三顧茅廬”的轉變,向具有真才實干的人才拋出“橄欖枝”,才能引來“金鳳凰”。
要以“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宵戰風雨”的耐心培育人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培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兼收并蓄,吸取國際先進經驗,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要按照人才成長規律健全培養機制,為人才成長搭建廣闊平臺,采取分系統、分行業、分類別實施行業領域人才培養項目,開展實踐培訓、知識更新培訓、專業技能培訓和實用能力培訓。要建立長期培養機制,“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長,緊密結合人才培養實際,采取“師帶徒”模式,聘請經驗豐富、有較高水平專家學者擔任師傅,為培養創新人才鋪路搭橋。
要以“舉賢授能,量才授職”的真心善用人才。有才不難,能善用其才則難。再有才能的人,若得不到施展的舞臺,也無法實現個人價值。要為追夢者搭臺,為實干者助力,為創新者兜底。充分挖掘內部人才特色,探索人才選拔機制,建立靈活化人才評價標準,對人才進行多角度評價,了解全方位能力。要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環境,對人才的安排與實際需求相結合,技能與工作崗位相匹配,最大限度挖掘人才潛力,發揮“能”字優勢。要重視成功,更要允許失敗、包容失敗,增強人才干事創業的信心和勇氣,才能激發人才活力、創造社會價值。要充分發揮好新疆特色產業聚才作用和對口援疆優勢,積極引進用好高端人才和智力資源;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大力宣傳表彰獎勵人才,健全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形成識才愛才敬才用才濃厚氛圍。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各級組織部門要將《實施意見》的學習宣傳與貫徹落實作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作為新時代自治區人才工作的“教科書”。牢牢抓住人才這個“關鍵因子”,廣開進賢之路、廣聚天下英才,奏好人才工作“三部曲”,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于偉大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