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改一下你的“間歇病”了

你有沒有這樣過,天氣冷了,看到朋友圈發了一張送快遞的小哥騎車摔倒在雪地里的照片,感慨萬分,然后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配文字說“天氣惡劣,如果你的快遞沒有準時送到,請理解這些快遞小哥,收到快遞的時候,請記得對他們說一聲謝謝”,然后沒有多久自己遇到快遞延誤或者其他的一些問題的時候,對快遞員也是惡語相向,情節嚴重的甚至是辱罵投訴各種刁難。

你有沒有這樣過,看到高速公路上有環衛工因為清潔路面出了車禍,然后非常氣憤,發朋友圈呼吁大家要愛護衛生,不要讓更多的悲劇上演,可是自己開車的時候,卻習慣性地車拋,或者是看到伙伴這樣做的時候,也從來不加制止。

你有沒有這樣過,每次看了一部關于父母的電影,或者讀了一篇關于父母的文章后,就后悔自己沒有多陪陪父母,沒有照顧好老人,痛定思痛,以后回家一定要對父母好點,多幫父母做些家務,可是當你回到家之后,就又習慣性對父母大呼小叫,亂發脾氣,不僅什么都不做,還一大堆事情麻煩父母。

我相信,我們都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人,甚至可能連我們自己,都屬于這種人。

前幾天,我的一個客戶,就因為快遞的事情鬧得很不愉快。因為是雙十一,加上東北那邊天氣本來就比較冷,還下著雪,所以客戶的快遞可能延誤了,發了5天還沒有收到,而快遞第4天就已經到了當地,可能是因為派件量太大,一直沒有給他打電話,所以客戶找我,讓我解決,我想辦法聯系到了當地的快遞公司,希望他們幫忙盡快安排,對方表示當地快遞爆倉,很難找出來,答應盡快幫忙找到后給客戶派送。結果一直等到2天后客戶才收到,在這兩天里,我接到了該客戶無數的信息,我一再表示希望客戶諒解,快遞公司也有特殊情況,還發了一個紅包給客戶希望他能夠耐心等等。后來,快遞公司的小哥打電話給我,說客戶把他投訴了,要罰款,希望我幫幫忙,我能夠體會那些人的辛酸,因為我也曾經送過快遞,投訴罰款一次可能一個星期都會白干,于是我聯系客戶,跟他講了很多道理,最后才說通,我也因此又給他發了一個紅包,賣了一個產品,我自己虧了本還搭上很多事。

如果這是一個本來就很不講理的人也就算了,關鍵是他的朋友圈前兩天還在發那個要理解快遞員的話,這打臉,啪啪的。

我以前的一個同事,有點胖,一直叫嚷著要減肥,可是卻又控制不住零食。一次參加完一個聚會回來,可能受了刺激,發誓再也不胡吃海喝了,立志減肥。一個多月的時間,她吃得真的很少,而且有時間還去打羽毛球,真的瘦了幾公斤。我們本來都以為她會在減肥路上一去不復返了,可是過段時間她不知道怎么又開始狂吃零食了,體重開始飆升,她也不介意。再后來,她就一直在減肥,增肥,減肥,增肥的路上做圓周運動了。

你的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減肥的時候,不吃飯只喝水瘋狂運動,過一段時間,又胡吃海塞,垃圾食品狂吃,體重又漲上去了,于是就一直糾結在減肥的路上了。

其實,大多數人都有“間歇病”。

我認識一個網友,是自己開服裝店的,做了有兩年了,生意說不上慘淡,但是也一直不太好。她經常找我聊天,說是探討一下做生意的方法,我反正也都會聽著,偶爾給點建議。如果有些人的性格真的陰晴不定,我覺得她就是那種。每次只要店里一開單,賣出去衣服,馬上就會發朋友圈,曬自己的成果,還會跑來跟我也說一下,說自己的心情多好,現在的生意多好做多好做,自己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信心之類,可是當連續幾天哪怕只是兩天沒有賣出去衣服,就又會馬上發朋友圈,說現在的生意多難做,支撐一個門面多難,一個弱女子也需要一個肩膀之類,還會過來跟我說,現在的生意真不是人做的,照這個樣子下去遲早要關門,當初自己怎么就不聽話非要辭職自己創業呢,滿腹的辛酸和委屈。就這樣,她一直在兩種心態和情緒中搖擺,雖然我曾經很多次跟她說過不要老是暴露出自己的消極情緒,對自己毫無幫助,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差,但是她不以為然。前段時間,她跟我說,店鋪已經在轉讓了,明年還是回去上班,這兩年真累了。

創業,其實誰都累,因為自己是創業,所以我認識很多創業的人,大多數我們也都是彼此的客戶,現在的生意都不好做,現在的工作也都不好做,大環境不好的前提下,如果你再滿腹牢騷,只會讓你陷入抱怨的泥潭,毫無益處。前幾天一個山東的客戶還找我聊天,她是做聯通業務的,生意也是不景氣,希望我推薦幾本書給她。今天還有一位自己開藥店的女孩子,跟我探討如果在競爭中勝出。我一直相信,如果你要創業,你先思考好,可以失敗,但是不要猶豫。沒有什么事業是簡單的,好的心態是成功的關鍵,當面對逆境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試著去理性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業也好,工作也罷,最忌諱的就是左右搖擺,間歇性選擇積極和消極。

同樣,我們大多數人也都是一樣,明明不甘于平凡,卻又很難堅持有效地行動。這一點,我自己很清楚,每每看到一些平臺上有些人明明沒有我文章寫得好,但是別人堅持每天寫,越來越好,收獲越來越多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太不爭氣,于是下定決心要挑戰自己,于是一段時間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工作,努力寫作,很快就見到起色了,可是可能沒有過多久卻又“間歇”了。就這樣,我經常在兩種狀態中互換。

我們真的要明白,別人比你走得遠,真的不是比你有能力,而是別人比你有毅力,你在東張西望的時候,別人在向前走,你在瞻前顧后的時候,別人在向前走,所以即使你走得快,但是你停得次數多,那些默默行動的人,終究會把你甩在身后。

感情中也不乏“間歇病”患者,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總是一會兒把另一半抱怨地一無是處,把自己說得多么可憐,對感情多么地絕望,一會兒又因為對方給了自己一點溫存,就馬上改變了態度,把對方夸得上了天。

說真的,那些當斷不斷藕斷絲連的感情,那些出軌的婚姻,和你自己的“間歇病”有著極大的關系,因為連你自己都搖擺不定,對感情沒有一個明確的未來,對另一半沒有一個自我有效的評判,感情怎么可能走得遠。

很多人戲說自己當下的感情狀態就是“一步之遙”,離結婚差一步,離分手也差一步,因為你總是在感情里做一個糾結的人,并不是單純的因為心情變化對感情有變化,而是壓根兒沒有對感情做好準備。

是時候,改一下自己的“間歇病”了,生活,工作,感情,并不是要你一眼就望到盡頭,一步就跨過彼岸,而是在你的有限的生命里,可以早點明白是非對錯,少讓自己走那么多彎路。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