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大的可能,是成為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但是你的教育可以使他不會因為校規不能留長發而跳樓,不會因為得不到愛而寄情網絡,不會因為別人說吸毒很酷而去染上毒癮,他的心永遠會給家留一個角落,他會熱愛生活……”
“孩子還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我們想只要他健康就好;當孩子還是個小嬰兒,我們想只要他快樂就好。孩子大了,我們是否還在為我們的初衷而努力?”
我是喜歡用筆寫字的人,總是會抽空做一些讀書筆記或者備忘錄什么的。
這幾頁紙大約是2012年底2013初的時候我做的育兒筆記,那個時候兒子還是個臉帶稚氣的初中新生,女兒也不過才是幼兒園小小班的小娃娃。
幾年過去了,即將面臨高考的少年正朝著新晉青年邁步前進,臉上稚氣的熱情已經被某種努力想表現成熟的淡然(或者說酷?)替代。而那個當年曾在幼兒園里哭喊著找媽媽的小姑娘,也開始為成為一個小學生在做準備。
說實話,我的教育觀念在朋友里面一直是被批判的那個,當我們在一起討論的時候,他們都認為,屈服于現實是必然的,不講成績,不講功利在這個社會只會把自己經營得很慘淡,孩子要讀書,要就業,要努力賺錢往精英階層靠近,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我的這種理想主義終究會被現實打得粉碎。
確實是這樣,在這個已經有超過七十億人口的地球上,資源和人口的比例跟兩千年前甚或兩百年前截然不同,能夠生存或者說是體面地活著才應該是前進的目標,在這樣一個到處是金融危機和就業困難的世界里,你能說不是嗎!?
幾年過去了,孩子們漸漸長大,改變自然而然地發生著。朋友的孩子們大的那一撥上大學的上大學,出國的出國,小的這一撥分散在各個不同的學校,成績則是有好有壞,孩子們并沒有完全照著父母的期望在走。
當年朋友對孩子中考高考的焦慮,曾被我鄙視過,我覺得算得上是用力過猛,然而我自己經歷了兒子的中考,看著被我培養得什么事都不緊不慢的孩子,當他成績不夠理想的時候,我非常的自責過,我不知道我這樣的方式算不算害了他?
再等到我現在也為他的高考開始焦慮,開始研究起他的專業和就業方向的時候,我真的有點迷惘了。在我心里孩子是優秀的,雖然他的成績總是不太穩定,可是他有禮貌,有愛心,知道體諒別人,每年都會和我一起去做義工,還能被選入優秀的交響樂團在深圳最高級的音樂廳里演出,能作為升旗手在早晨莊嚴地為學校升起國旗,能在學校里得到同學的喜愛。
可是,面對著已經可以看得見的高考,我還是緊張了。他對我說,媽媽,我為什么一定要去考那些名校,我為什么一定要去過你們覺得好的生活,那不是我的理想。
我問他,那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低頭良久,幽幽的說,我不想說出來,因為我知道我的理想不能賺很多錢,可能會過得很艱苦,不是你們大人會同意的。
我只能努力告訴他金錢在現世的重要性。那個時候我覺得無比羞愧,因為在之前的教育過程中,就是我,總是有意無意的向他灌輸著“富貴于我如浮云”~
他最終理解了我的擔憂,他對我說,媽媽你別擔心,我真想做就能做得到。
這樣的態度我當然欣慰,然而我終究是矛盾的。,像他這樣性格淡泊的孩子,真的逼他往那些熱門的光鮮的然而競爭激烈的門里面走,真的就是對他好嗎?就像筆記里說的,“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想,只要他快樂就好,孩子大了,我們是否還在為我們的初衷而努力?!”
再看一遍筆記,我依然贊同里面的觀點,而現在,我能夠做到的,就是和他探討什么是適合他的,將來能夠讓他熱愛的職業,而不是熱門的更容易就業的那些。
女兒也即將成為小學生,我們的思想將對她的一生都會有重大影響,所以我最近也總在思考這些事,起碼到目前為止,我沒有完全的定論,畢竟,兒子身上的實踐實在談不上成功,我們也只能且走且調整吧。
所以,做了父母的人生,真的就是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人生。
真的很感謝上帝讓我擁有了我的孩子們,有了他們的人生,無論怎樣結局,都將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人生啊。
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