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虻的俗稱,為中形到大形的種類,強壯而有軟毛,通常稱為牛虻。頭大,半球形,或略帶三角形。復眼很大,某些雄蟲接眼式或離眼式;棵出或常有毛,常有綠紅及其它金屬閃光;單眼有時消失。觸角有長、有短,多向前伸出,基部二節分明,端部3-8節愈合成角狀。口器適于刺螯及吸收。成蟲白天活動,以午時為活動高峰。善飛翔。池邊、水傍常見,飛行迅速。有時吸取花蜜,但最普通為好血性。雌蟲有強度螯刺能力、牛馬等厚皮動物亦易受其侵襲,因此,虻類為重要畜牧業害蟲。
好了,科普到此結束,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思想上的牛虻,這也是一大社會公害。顧名思義,思想上的牛虻自然是指那些在思想上不思進取、專門拖人后腿、潑人冷水的一類人。
眾多牛虻們平時都蟄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生活中出現了新鮮事件的時候,牛虻們才又活躍起來。
“聽說他要去創業,他瘋了吧,就他那屌絲樣還創業?等著血本無歸吧!”
“聽說她找了新的女票,還是異地,一看就不靠譜,趕緊分了,免得浪費彼此的時間!”
“聽說她要去讀博,一把年紀了,還沒有男朋友,真是作死的節奏!”
.........
以上這些對話,司空見慣,這些對話往往發生在牛虻之間或者牛虻和當事人之間。
對于愛情,倘若牛虻們一開始就不看好一段感情,從一開始就盼著一對情侶分手,假如這對情侶有情人終成眷屬,牛虻們會說,真沒想到啊,就這樣也能在一起?運氣真好!假如最后這對情侶沒有在一起,但是當事人變得更加優秀,牛虻們也一樣會說,你看,還不是分了。但是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他們從這段沒有走到最后的愛情中得到了什么。跟現實生活中的牛虻一樣,當牛待在在一個亂哄哄、臟兮兮的環境中,總是擺脫不掉牛虻們,走到哪跟到哪,專門吸血,但是一旦牛走得快一些或者奔跑起來,牛虻早已經被遠遠甩在身后。我們不能阻止生活中的牛虻怎么做怎么說,至少我們自己也不要成為別人思想上的牛虻,我們要做的,是奔跑,讓耳邊的呼呼風聲,代替那些充滿負能量的嗡嗡聲,奔跑起來,變得更加優秀,讓牛虻待在陰暗骯臟的角落里發霉吧。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當我們跟他們差不多的時候,他們會以過來人和專家的身份來教訓、指導、潑冷水,打擊也好,鼓勵也好。我們毫無還擊之力。因為我們跟牛虻們的差距還是太小。但是當我們比他們好很多的時候,他們所有說過的打擊,潑冷水的話,都會變成一個個巴掌打他們自己的臉上。
別人怎么看我們,不是取決于別人,而是取決于我們自己過的怎么樣。婚姻如此,事業亦如此。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于,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后來每次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便問自己,你認為這件事是美好的嗎?如果是,那就去做吧!你認為這個人是美好的嗎?如果是,那就去爭取,去欣賞,去鼓勵,去追趕。不必理會牛虻們的冷嘲熱諷,從這里出發,去抵抗命運,享受生活。
牛虻們看問題狹隘,沒有格局,沒有前瞻性。事實上是即使個人的感情再不怎么樣,可是跟他們有什么關系,難道因為當事人沒有聽取他們的建議,就覺得男主或者女主變了,覺得他們不合群?牛虻們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建議都要被認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應該活成他們眼中的樣子,有多少人天生驕傲,就有有多少人骨子里不會按部就班地活成每一個人的影子。
生活中爭論無處不在,尤其是跟牛虻們的爭論——沒必要。
爭論無處不在,一些平常的爭論,比如說情侶之間、親人朋友之間在一起久了多少會有矛盾,這非常正常…就像我們回家一樣,很久回去一次,大家都很開心。在家待久了,跟爸媽也看不慣了,得忍著,我們忍爸媽,爸媽忍我們,可是一旦分開,又開啟想念的模式。
戴爾·卡耐基曾經說過:“從爭論中獲勝的唯一秘訣就是讓自己避免爭論。”
從一般想法上來看,真理也許會越爭辯越明朗,但是如果我們總是因為一些無可爭辯的事實引發口角,那么結局只會是雙方的關系和友誼被損害,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益處。尤其是要避免跟牛虻們的爭論:圈子不同,不必強融,觀念不對,努力白費。你關注的是一個事情怎樣變得更好,牛虻們關注的是,這個事情怎樣變得更糟,關注點不一樣,爭論的基點有了,但是必要性為零。
在《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則典故,講的是小時便富有才名的孔融,被評“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后,當即機智反駁“想君小時,必當了了”。孔融這一句可謂無與倫比的解氣,但對他個人的發展確實是毫無益處。后來為曹操所殺,跟他這逞一時之能的性格不無關系。
當我們與牛虻們發生爭論的時候,就算你真的擊敗了爭論的對手,把對方駁得顏面盡失、體無完膚,你可能在短時間內自我感覺很好,可是對方呢?你傷害了對方的自尊和驕傲,讓他感到自卑,也為自己招來了忌恨。這樣,你只是給自己樹立了一個對手而已,對自己實際上毫無益處。況且,就算你在爭論中贏了他,他心底里往往還是會固執己見。所以,只要你卷入爭論,無論輸贏,你都在人際交往中輸了。
如果爭論已經開始,我們就應該盡量去阻止它繼續發展,這樣既能讓我們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又能夠幫助我們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多讀書,溫潤自己的性格,靜如處子,動如狡兔。能放能收,該霸氣的時候絲毫不含糊,該溫柔的時候要溫潤如玉。說白了人生就是一個修煉度的過程。如果說每個人都是自己一生的雕塑品,前期就是去掉邊邊角角,有的地方該鋒利,留著,有的地方該圓潤,磨一磨,有的地方該方方正正,修一修。
人生尚早,精彩剛剛開始,切莫讓思想上的牛虻影響了你的判斷和抉擇,遠離思想上的牛虻,不做無用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