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作家楊獻平所說:李傻傻可能是最具有新異性的一位80后散文作家,其迥異的文字,恰到好處的敘述和輕盈敦厚的散文感覺叫人吃驚。他幾乎從一開始就成就了自己的寫作。
就像他說過的:“我在自然之中啟蒙心智,養成勇氣和義氣,然后被放到生活中去,是很自然的一個過程。”
《你是我的虛榮》是李傻傻沉潛十年后的回歸之作,帶給我們對于好文字的信心,以及愛這個殘缺世界的能力。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李傻傻的成長,也看到一代人的青春紀念,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自己。
在作品中,李傻傻用30個故事告訴我們:所有我們經歷過的人和事,見過的光,看過的書,最后都是空虛,都是光榮;最后都會在時間里足以令我們感覺到虛榮和滿足。最后,愛這個世界的能力,才是我們最大的虛榮。
馬爾克斯回憶自己的創作時,說童年的記憶幾乎占據了《百年孤獨》的全部。《你是我的虛榮》也有著同樣的文學起點。書中收錄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李傻傻童年的記憶。難得的是他能夠將這些記憶描述得令人心向往之。
李傻傻是“80后”中為數不多的出身于鄉下的作者,這從作品里就看得出來,這種童年經驗很重要,也必然會使他的寫作和城市寫手很不一樣。而對于他的文字中充斥著的童年記憶,就像他在接受采訪時說過的那樣:我寫下一些和我有過關系的人、事物和沖動,都是基于一個道理,就是,這個世界上,發生過的事永遠和你記得的不一樣,即使你記得真真切切它也已經面目全非。打個比方說,經歷就像一個女人,記憶就像該女人的孩子,孩子長得像孩子他媽但孩子不是他媽。
獨到的視角和感覺,是李傻傻作品創作的個性。
比如書中收入他一篇散文名字叫《我最難忘的一雙女人的手》,名字好像很曖昧,其實寫的是一個11歲女孩的手。散文里面的男孩“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常愛發冷,一發冷手就特別的冷。他有一個小表妹叫櫻子,很單純、善良,無意中碰到他的手,覺得很冷,就用她自己的手去捂他的手,女孩的手很柔軟也很溫暖,第一次捂的時候讓男孩覺得很溫馨很舒服,這也是第一次一個“女人”來摸他的手,感覺很微妙。
當男孩要離開的時候,女孩很關心又很擔心地說:“你的手為什么這么冷呢?我回去后,你怎么辦?”這樣一雙手和這樣一句話讓“我”非常懷戀,非常難忘。作者幾乎是用小得不能再小的細節,把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之間很清純又很溫馨的感覺和情感描寫出來,讓人感覺很美好,很溫暖。
《你是我的虛榮》表現出了李傻傻可貴而獨特的文學潛能。
這種文學潛能表現在他善于講故事并以事寫人的個性上,他的故事以其鮮活、真切而很能抓人,人物性格也因頑皮、機智而很能引入,這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內在的可讀性。
他的語言的有趣有味,表現出他內在精神上的樂觀與達觀,它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凝神深思,因為那不僅是快意的宣泄,而且常常還是感覺的評判與觀念的批判。
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但只要你有過青春,有過記憶、疼痛,尤其是有過愛,那么,讓這些故事帶領你回到過去不可磨滅的生活;讓這些故事證明,好的文字依然存在,她打動人心,并且一直打動。
讀完之后,當你合上這本書——如果你是成長進行時的讀者,那你可以看到成長的過程;如果你是成長完成時的讀者,那你可以看到成長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