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學習材料------------?什么是資產配置
【學習目標】
通過閱讀學習材料和完成作業,了解資產配置的概念,能列舉出資產配置對于個人或者家庭的意義。
什么是資產配置,有一句話相信大家已經聽得耳朵都快起繭啦,叫做——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句話出自非常著名的小說《堂吉訶德》,是西方人都耳熟能詳的一句俗語。隨著這些年來理財知識的普及,這句話幾乎也快成為中國人民的俗語了。很多小伙伴是這樣理解這句話的:既然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那我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總可以了吧。本來我打算把錢拿來統統買一只股票的,那現在我就多買幾只總行了吧。或者有些小伙伴是這樣的,你們總說P2P風險高,本來我只投一個平臺的,那現在我多找幾家平臺投,這樣風險就小了吧。
小小投想說,這樣做的小伙伴還真沒好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也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資產配置。第一種小伙伴,如果你遇到股災呢,整個市場上所有的股票都齊刷刷的往下跌,就算你買十幾只股票和一只股票區別其實是不大的呀。而第二種小伙伴,P2P同樣是一種風險比較高的投資,就算你把自己的錢分散在很多個平臺上,整體來看你還是承受了較高風險的,可是如果恰恰你本身是一個不能承受較高風險的人呢?比如你上有老下有下,收入還不穩定,平時就算丟100塊錢都要難受好半天,你確定自己能夠接受某個甚至更多平臺跑路的風險?
而且往往P2P跑路是有連帶效應的,什么意思呢?有一些本來還湊合的P2P平臺,因為其他P2P平臺跑路而遭遇擠兌,最后本來還能夠支撐的資金鏈也就因為擠的原因斷掉了。于是“又一個P2P倒掉了”,最后導致了p2p這個品種的大面積跑路潮。
同樣的道理,2015年7月份的股災,本來僅僅只是部分高估股票跳水,但是最后卻演變成了千股跌停,無論你手上的是什么股票,統統無差別大跌。
所以,如果你把你的資產都投資在一個品種中,其實你要承受的是這個品種本身的整體風險。
那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資產配置呢?小小投雖然不是專家,講不出非常高大上的專業術語,不過我想從兩個層面來分享一下自己對于資產配置的認識。如果要用一句大白話說說什么是我理解的資產配置,那就是——對自己的資產進行安排的一個過程。
這里面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資產,一個是安排,資產不用多說,就是我們的錢、房子、車子、股票、基金、商鋪等等。另一個關鍵詞就是安排,安排很簡單,但是要怎么樣安排才合理、才能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獲得預期的收益,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這個就是很有講究的啦,以后我們會慢慢講到。
一、從大的層面來理解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可以從兩個層面去了解,一個是如何安排我們每個月的收入和家庭的資產。這屬于大的層面,比如我們這次的小伙伴中有一些已經結婚了,假設每個月兩個人的收入是1.5萬元,這些錢該怎么分配?
這些錢是全部吃喝玩樂花掉了,還是有計劃的一部分用于開支,一部分儲蓄作為緊急備用金,一部分用來投資?同樣的家庭收入,不同的安排,一年下來,兩個家庭的資產情況會截然不同。
那積累了一些資產之后,這些資產該如何分配,是像小小投以前的同事一樣全部放在銀行卡里置之不理,連自己有多少錢都不知道,還是說把錢分成幾個部分,就像《小狗錢錢》里的小姑娘一樣,一部分作為自己的夢想基金,一部分作為自己養金鵝的錢?
在這張圖上,把錢的用途分成了四份:短期消費、意外重疾保障、保本升值、重在收益。
一個家庭的錢應該分成以上四個部分,一部分錢用來作為短期消費,平時吃飯逛街買衣服看電影,偶爾出去旅行一次,錢都從這里出。另外一部分錢應該用來買保險,剩下的錢可以用來投資,一部分資產追求穩定的收益,不能虧本,而另外一部分資金可以用來買股票、P2P等高風險資產,追求錢生錢。
既然叫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那說明做這張圖的人針對的是美國小伙伴,至于中國小伙伴嘛,小小投覺得大的思路上可以參考,但是千萬不能生搬硬套
比如拿家庭資產的20%去買保險?那不得先看看自己家庭是個什么情況嘛。再比如說保本升值里面的分紅險,上次我們也討論過了,不是適合每一個家庭的。
那么為什么美國人推崇這種資產配置呢?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是一個典型的橄欖球狀的社會制度,中產階層是美國的主要階層,而這個階層恰恰很適合用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進行配置。
而在中國呢?由于社會階層多層次化,所以并不存在一種適合大部分人的資產配置。大家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配置。而我們的APP投啥正是為了適應中國這種情況,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每個人量身定做了最適合的配置方案,從而做到個性化配置。
二、從投資的角度來理解資產配置
如果你能很好的安排自己或者家庭每個月的收入,在留足了短期生活費、充足的保障之后,還有一筆錢可以用來投資,那你就要面對接下來這個問題:
市面上的可投資品種真多啊,股票、基金、債券、可轉債、渦輪、期權、黃金、貴金屬、P2P、銀行理財產品、藝術品、房產,究竟該投什么?2015年初的時候,大家面對瘋長的股市,很多人糾結于該買哪一只賺得最多?而很多人在經歷股災之后,又開始思考這樣的問題:有沒有一些風險比較低然后收益還不錯的投資品呢,我現在不奢求一年賺30%,只要不虧本就好啦。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我們也會遇到資產配置的問題,最經常碰到的問題就是:小小投,我有10萬元,我該投點啥好啊?
想知道該投點啥好,我們就先得打打基礎,看看市面上最常見的投資品種有哪些,他們的潛在風險和可能的收益如何?
這是一張理財金字塔的圖,從底層到頂層,不同的投資品遵循的規律就是:
? ? ? ? ? ? ? ? ? ? ? ? ? ? ? ? ? ? ? ?越往上走,潛在的收益和風險就越高。
最底層的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我們基本上是可以看做無風險的投資品,雖然銀行現在也會破產,不過還有存款保險嘛。而國債,只要政府不出啥大事,基本上還是能夠借錢之后按時還的。
而再往上走的貨幣基金和國債逆回購,風險低,收益比下面這一層高一丟丟,關鍵是流動性高,想什么時候拿出來用就什么時候拿出來用。
國債逆回購是指缺錢的A把國債作為抵押品抵押給B,B把錢借給A,到期A還本付息,B把國債還給A。作為投資者,我們就是借錢出去的那個B啦,因為有國債作為抵押品,所以風險就很低啦。地方政府債也就是地方政府借的錢,雖然欠債不還的風險有,但是不高。再往上走就是債券和股票啦,基金因為種類多,有什么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等,所以橫跨了兩個等級。
注意喲,P2P和信托是在股票以上的喲,為什么說P2P風險大呢,主要是目前缺乏監管,平臺良莠不齊,小伙伴們投資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再往上走的外匯期貨貴金屬、實業收藏品,講真小小投也沒什么研究,而且門檻不是一般的高,也不適合我們這些剛入門的理財小白,咱們就不多說了。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很多人一提到銀行理財產品,就覺得:哎呀,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肯定沒風險,買買買!但實際上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多種多樣,有些的風險真心不低,所以在買之前也要研究一下產品說明書,看看是否保本、風險評級、看看你的錢被拿走之后干嘛了。如果一個銀行產品對于風險語焉不詳,對于錢的去向也不說清楚,只是號稱高收益,那你就得想想看是不是要把錢交給銀行了。
看完了這些市面上最常見的投資品,大家也應該明白了所謂資產配置就是把錢在這些投資品中進行分配的過程。
舉個例子:群里有一個小伙伴說的愿望是實現年化15%的收益率,先不考慮其他因素,我們可以看看理財金字塔里有哪些選擇:要想年化收益率達到15%,除開最高的兩層不考慮,我們可以選擇P2P、信托、股票、某些高收益的基金、某些銀行理財產品。那是選擇其中一個投資品還是選擇幾個投資品,這個就叫做資產配置,至于這樣做資產配置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話我們要如何調整,這是后面的課程里面要講到的問題。(年化收益率:假設年初你投資1萬元,到年底賺了1000元,那你的年化收益率就是10%。)
最后來總結一下,所謂資產配置,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理解,大的層面是對整個家庭的收入、資產進行安排的過程,從小的層面來說就是在投資的時候,該如何分配自己的可投資本金的問題。我們可以參考標準普爾家庭配置表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家庭資產配置,在保證生活品質的前提下不斷增加自己的可投資本金。而認識到市面上常見投資品的風險和收益,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后面課程的內容喲。
理解了資產配置的概念之后,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來探討為什么要做資產配置,為什么我們需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理由1——做好家庭資產配置,才能過上有保障的生活,積累理財投資的第一桶金。
前面一個部分我們講過,從大的層面來看,資產配置包括了家庭的現金流入如何安排、家庭的資產如何安排。如果我們能夠參考標準普爾家庭資產象限圖來做的話,家庭資產應該有這么幾個賬戶:
1、應急的錢,一般是3-6個月的生活費。
2、保險的錢,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3、投資用的錢,用來錢生錢。
當然還可以按照個人和家庭的情況設計更多的賬戶,比如旅行賬戶,夢想賬戶等。設置好這些賬戶之后,每個月的現金流入可以合理的分配在這些賬戶中,于是我們就能:
1.有應急金,遇到生病或者失業的時候不用擔心沒錢用。
2.有保障,遇到意外情況或者重大疾病能夠有經濟補償。
3.不斷有錢流入投資賬戶,本金不斷積累。
4.生活更有樂趣,能夠實現自己的各種愿望。
理由2——做好資產配置,可以盤活資產,讓資產發揮更大的作用。
來看一個例子:
男,某一線大城市公司管理層,另一半在家里做全職太太,資產情況如下:
銀行存款20萬、股票投資20萬、自住公寓400萬、郊區自住別墅600萬(每年最多去住兩三次)、自用汽車60萬,合計1100萬。
收入支出情況如下:年收入40萬,支出約25萬左右,每年能結余15萬。
可以看出,這個家庭的資產有一大部分在房產上,尤其是郊區自住別墅600萬,但是每年只住2-3次,基本上算是閑置,還有每個月有維持別墅的支出。每年的投資性收入很低,基本上的開支都是靠老公一個人的收入。
如果賣掉600萬的別墅,那可投資金額就變成了640萬,假設每年的投資收益率達到7%,那每年的投資性收入就能達到約45萬,被動收入就可以覆蓋掉全家的支出,馬上改善了只能依賴一個人收入的狀況。可能有小伙伴會問:那別墅賣掉了,多可惜啊?其實對于這種每年只能住2-3次的別墅,完全可以考慮要去郊區度假時提前租一個別墅,完全能滿足需求,而且費用也不會太貴。
當然如果你非要覺得有別墅很重要,寧愿養一座每年只住幾次也要當一個有別墅的人,那小小投也沒什么話好說咯。講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如果我們能夠盤活手里的資產,把資產充分利用起來,就能夠更好的發揮資產的作用。
理由3—合理的把我們的資產在不同風險的投資品中進行分配,實現我們的理財投資目標。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的資產配置常常比較符合下面兩種情況的其中一種:
1.所有的錢都放在最下面的兩層,雖然本金非常安全,但是收益很低,基本上可以說連通貨膨脹都跑不過。
2.錢都放在股票、股票型基金或者P2P甚至風險比較高的資產中,甚至是集中在幾只股票或者某個P2P平臺中。
第一種安排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大家都不愿意看著自己的錢慢慢貶值。
第二種情況的弊端吧,還真的不好說,尤其是在遇到股市一路上漲或者P2P平臺經營得順風順水的情況下,這些人的收益往往會比只拿一部分資產投資高風險資產的人要高。更何況說還有小伙伴會說:巴菲特都說了,就是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如果看中某只股票或者相信某個平臺,我就是要把所有的資產都押上去。
第二種情況的弊端,也只有在遇到股災或者P2P平臺跑路的情況下才能看出來。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2015年初,小葉和小可手頭都有7萬元,小葉把7萬元都放進了股市,買了幾只長勢看起來很喜人的股票。
小可則拿一半的錢買了股票,一半的錢買了債券基金。
現在是2015年11月,再來看看小葉和小可兩個人資產情況:小葉的幾只股票被套牢了,大約虧損20%本金。
小可的股票表現也不好,但是債券基金卻表現很不錯,有10%的收益,綜合來看,基本上沒有虧損。
一般來說,真正的資產配置就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把資產在股票、債券、現金等投資品種中進行合理配置的過程,因為:
1.這些投資品一般不會同漲同跌,股票表現好的時候,債券的表現一般不會好,因為大家都拿錢去買股票了啊。而股市大跌的時候,錢都會逃到債券市場,債券表現一般會比較好。如果我們把資產分配在這兩個市場,當股票市場表現不好的時候我們有債券市場的收益,債券市場表現不好的時候我們有股市的收益,這樣就降低了我們的投資風險,同時能夠享受到兩個市場的盈利。
2.更重要的是,當你把資產分配到股票和債券還有現金中的時候,如果遇到股市有很好的機會,你還有可以用現金來進行加倉,或者變現一些債券來進行加倉。比如現在股市大跌,你發現了不少不錯的公司都非常便宜,可是如果你所有的資金都在股票中,股市大跌你的資產也多半是套牢的,那你是要賣出這些被套的公司股票來買入找到的新的股票,那就真的不明智了。可是如果你現在有債券和現金,就相當于手中有了子彈,這個時候淡定的賣出部分債券,加上現金來買入股票,享受股市上漲之后的收益,絕對是件好事呢。
至于那些說巴菲特名言的小伙伴,你們千萬不要只看巴菲特是怎么說的,你們還得看看巴菲特是怎么做的呀。
2008年是大多數投資者最慘痛的一年,標普指數下跌37%、上證指數下跌65%,但是這一年巴菲特的虧損卻是微乎其微。為什么呢?因為在2008年中,老爺子就開始積極購買高收益債券了。按照他不斷增持的比重預計,固定收益類產品每年可為伯克希爾帶來約35億-40億美元低風險股息和利息收入。這就是最簡單的資產配置策略嘛(既買高風險的股票又買低風險的債券)。所以,看巴菲特做了什么,比只是聽他說了什么更有意思。
理由4——最重要的理由,資產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的投資收益
1986年的《金融分析師雜志》發表了一篇名為《投資組合表現的決定性因素》的著名文章,這篇文章指出——從長期來看,一個人的總財產的投資理財收益中有93.6%取決于投資者如何進行資產配置,選股的好壞僅僅決定了4.2%,市場買賣時機選擇只占了1.7%。
看到這個,那些每天花很多時間去考慮該買哪只股票,或者絞盡腦汁去考慮說這只股票今天賣還是明天賣,那只債券今天入手還是過今天入手的人會很傷感吧。因為這些只能決定投資收益的5.9%,而我們一直忽視的資產配置卻默默的決定了收益的93.6%。
總結一下,做好整個家庭的資產配置,能夠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安全感,能夠從容的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意外狀況。如果能夠盤活家庭中的某些資產,把這些資產充分的利用起來,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至于最需要做資產配置的理由,當然就是在投資的過程中,資產配置能夠幫我們在降低風險的情況下獲得收益,從長期來看,合理的資產配置決定了我們投資收益的絕大部分。
做好合理的資產配置,也許沒辦法讓你成為這個市場上賺錢最快最多的人,但是卻能讓你的錢得到更好的安排,獲得更加穩健的收入。
第二部分--------------------------------作業
1.梳理自己或者家庭現在每個月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改進空間?
2.自己或者家庭目前的資產分配狀況如何,在投資上有哪些投資品,分別占據的百分比是多少?這些投資品處于理財金字塔的什么位置?
(單身狗小伙伴寫自己一個人的情況就好啦,成家了的小伙伴建議拉上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完成喲!)
3.假設我們在2011年初,把10萬元投入滬深300指數,那么到2014年底,我們一共有多少錢?
4.如果我們把這10萬元平均分配到滬深300指數和國債指數,那么到了2014年底,我們一共有多少錢?
5.分享:完成作業后,可以按照以下格式把作業分享到微博,或分享至微信朋友圈。也歡迎小伙伴們發揮創造力,用更有趣的方式來進行分享喲!分享后請將截圖與作業一起提交給組長。
微博分享模板:
#21天理財小白訓練營#今天我完成了由BetterMe和長投學堂共同舉辦的21天理財小白訓練營第*課的學習,最大的收獲是_____,給你們曬曬我的作業吧+作業截圖@長投學堂@BetterMe大本營。
微信分享模板:
#21天理財小白訓練營#今天我完成了BetterMe和長投學堂共同舉辦的21天理財小白訓練營第*課的學習,最大的收獲是_____,給你們曬曬我的作業吧+作業截圖。
常識小科普-收益率是神馬
萬分收益率和七日年化收益率都是短期的,人為操作的空間很大,不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