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價值觀?價值觀就是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最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
2、人生什么最重要?答案是“選擇”最重要。人生的頭等大事只有一個,“選擇”!人這一輩子需要拼了命去選好的機會,也就那么幾個而已。上大學選擇什么專業,畢業了選擇什么工作,到時候了選擇和誰結婚,如果創業了選擇什么賽道,等有了閑錢選擇什么項目投資。所謂的“大事”,大抵上也就這些,也許還有別的,可總數并不多。于是,大智慧就是要用到這些大事兒上。
3、每個人做選擇的根基就是他的價值觀。所以,錘煉自己的價值觀就等同于提高選擇質量。
做選擇的更深的方法論是什么呢?添加必要的條件。
一定要盡量做到只考慮且不遺漏那些最必要的條件。
4、當初在選擇的時候,要么是干脆忽略了某個必要的條件;要么是在某個必要的條件上沒有做到足夠苛刻,就這么兩個原因。
5、絕大多數人在重大選擇上也毫無能力。
6、都是自己的選擇能力差造成的,現在的一切的尷尬,最終都是當初自己選的…
7、所謂成功的創業,就是一幫解答題高手做對了選擇題。
8、選擇能力,肯定是平時一點一點鍛煉出來的。練習的方法也很簡單:
(1)面對任何一個選擇(哪怕很小的事情),都可以拿出紙筆開始羅列,篩選條件;
(2)為每個條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1~5分;
(3)考慮每個條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和0,要么有必要,要么沒必要。
(4)三十分鐘之內,結果就會一目了然,但別急!因為還有下一步…
(5)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鐘重新仔細過一遍—如果選擇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要重復更多次。
9、做記錄很重要,很多人最終之所以很糾結,是因為他們從來不做記錄,總以為自己“聰明到什么都記的住”—事實上并非如此,我們總是忘掉很對東西的,尤其是最重要的東西…并且事實上,記憶力好壞與大智慧(或者說真聰明)并不是完全正相關的。
只要有記錄,就可以回顧,就可以反思,就可以改進,就可以提煉,就可以通過不斷雕琢最終形成完善的價值觀體系—而最終,這恰恰就是絕大多數人徹頭徹尾地欠缺的好品質。并且,保持記錄,很可能是解決絕大多數人“遇事亂糾結”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不要小看積累的力量,時間久了,那些曾經用過的篩選原則,總是可以在“意料之外”的地方用上。
10、“為什么糾結”,就會發現歸根到底的問題,就是“價值觀不清晰”。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標準,當你遇到真正重要的決定時,便會不知所措,糾結不已。
11、一定要記錄,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有回顧的依據。除此之外,記錄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讓你看到自己成長的軌跡。過去曾經犯過什么樣的錯誤,后來因為什么樣的契機改正的,這些對于一個有記錄的人來說,都是有跡可尋的。所以不要偷懶,如果之前沒有養成這樣的習慣,那就從今天開始記錄吧!
12、很多人在選擇面前不知所措,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明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愿意承擔選擇后的結果。而這樣的恐懼會讓人把選擇權交給別人,而自己則失去了一次鍛煉“選擇能力”的機會。
13、只要你真的感受過練習思考的快樂,就不會覺得這是一種痛苦了。
14、如果你能夠通過添加必要條件,篩選出合適的方向,那么這個時候你的注意力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
還有就是:一定要及時總結。不論你是嘗到了甜頭,還是嘗到了苦頭,都要及時把它記錄下來,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我們重蹈覆轍。鍛煉選擇的能力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大家一定要保持耐心。
15、仔細記錄每個選擇的過程。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一環節犯了錯,進而有機會糾正錯誤。
其實你只要記錄,就會不停發現自己的問題,哪怕是上個月的筆記,你現在拿出來再看,也會覺得當初的想法確實“欠考慮”。
這就說明你在這一個月內已經取得了相應的進步。這樣的循環只要進行幾輪,你就相當于完成了思維的升級。
16、實際上,不論這個選擇是由誰做出的,最終承擔后果的人都只有你自己。所以為什么不好好打磨自己的思維能力,自己來做這樣重要的選擇呢?
其實世界上知道你想要什么的人只有你自己,所以其他人包括我在內,能夠給你的只是建議和參考,最終下決定的人只有你。
17、所謂的成長,其實就是意識到自己無法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并不斷調整的一個過程。
而有一些虧,其實是你為了得到另一部分好處,所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所以不要覺得自己一點虧都吃不得,那樣反過來你可能一點好處也得不到。
在這種“吃虧”和“占便宜”的博弈中,你會逐漸明確一個問題:什么對我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只有這樣的取舍,才會凸顯出某一樣事物的價值。你也才能夠在關鍵時刻,真正知道應該如何做選擇。
18、很多時候,一件事還沒開始,我們就已經能夠看到結局了。因為做出選擇的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事物發展的方向。
19、看完這周的內容,馬上付諸于實踐,就是對于過去錯誤的最好彌補。
20、如果你不善于選擇,那就老老實實地按部就班列條件、做記錄、收集反饋。
21、很多時候,一張紙、一支筆反倒是最有效的工具。
22、憑借紙筆就解決了無法知道自己所有時間如何花掉的問題,而后復盤的時候就會發現原來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這其實是我們進步的過程。
23、太多人在“選擇”這件事上投入的精力太少,以至于沒有開始努力,就已經確定了失敗。
24、有些人之所以沒有成長,就是因為“太聰明”了。他們的聰明才智通常都用在了一個地方:尋找更輕松的方法。但是這樣的結果通常是,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了找“更好”的方法,最后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踐行。
25、以前的自己想什么都做,現在的自己想把最要緊的事做到位,去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